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
CST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治。 方法 对采取药物、康复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的VD患者85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与VD的关系。以MMSE、HDS、BDS、ADL量表评价其疗效。 结果 8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85%的患者临床痴呆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D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冠心病与VD有关,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VD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蔡 敏.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0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