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 比较FND(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与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临床观察的内容包括缓解率[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CR)率],无失败生存(FFS)及毒性反应。56例患者随机分组,FND和CHOP组各28例。FND方案:氟达拉滨30 mg·m -2 ·d -1 d1~3静脉注射,米托蒽醌10 mg d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 d1~5静脉注射。平均接受6.7个化疗方案。CHOP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 -2 ·d -1 d1静脉注射,阿霉素25 mg·m -2 ·d -1 d1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4 mg·m -2 ·d -1 d1静脉注射和强的松50 mg·m -2 ·d -1 d1~5口服。平均接受7.1个化疗方案。以上两方案均为28 d一次。 结果 FND方案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CHOP方案(总有效率 82.1 % vs 57.1%,CR 53.6% vs 32.1%; P <0.01)。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FND组为86.7%而CHOP组为66.7%。两种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均较好。 结论 FND方案的CR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CHOP方案,并可有效改善预后。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 琛,夏堪冀,王 玲,等.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治疗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0,(12):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