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小鼠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目的 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和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 方法 雌性昆明种小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照射组(54只)。全肺单次照射20 Gy,于照射后1、3 d和1、2、4、8周取照射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和静脉血,分别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肺组织早期以渗出为主,表现为肺间质及肺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照射后期以肺泡间隔及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纤维素样渗出物为特征。同时,ELISA法显示照射后7 d血清TGFβ1含量[(18.46±1.678)ng/mL]明显增高,与对照组[(9.61±2.02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通过病理形态学和血清学指标证实成功地建立了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芊,王东,李梦侠,等.小鼠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J].重庆医学,2010,(1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