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20170)
目的筛选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分析其诊断价值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住院患者2 405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肾损组(n=1 343)及非肾损组(n=1 062)。通过Lasso和logistic回归筛选并分析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建立诊断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特征性因素及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发现特征性因素与结果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年龄、尿酸(UA)、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性因素。联合诊断模型:logit(P)=-8.70+0.602×年龄(10岁)+0.033×UA(10 μmol/L)+0.277×Cys-C(0.1 mg/L)+0.189×RBP(10 mg/L),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3,95%CI:0.880~0.905。血UA每升高10 μmol/L,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3%;年龄每增长10岁,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83%;RBP每升高10 mg/L,高尿酸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21%;Cys-C每升高0.1 mg/L,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32%。结论联合诊断模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发生肾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ys-C值得重点关注。
孙筱丹 ,吴天晨 ,李鸣 ,季娟 ,吴学苏 ,孔文文 △.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分析及其诊断模型建立[J].重庆医学,2024,53(18):2750-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