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纵向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纵向探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M)植入患者术后6个月内生存质量(QOL)变化趋势,以期为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分层抽样选取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52例埋藏式PM植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患者出院时、植入后1个月、植入后3个月和植入后6个月时使用起搏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IPPv1.0)进行调查。 结果QLIPPv1.0躯体功能、一般认知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分在不同测量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LSD事后两两比较,躯体功能得分、一般认知功能得分和总分均为:植入后6个月>植入后3个月>植入后1个月>出院当天(P<0.05),心理功能得分和社会功能得分均为:植入后1个月、植入后3个月、植入后6个月>出院当天(P<0.05),植入后6个月>植入后3个月(P<0.05)。埋藏式PM植入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QLIPPv1.0得分不同,其随着时间推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测量次数每增加1次,QLIPPv1.0得分增加6.527分(β=6.527,P<0.001)。埋藏式PM植入患者QOL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婚姻状况、就业情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起搏器类型。结论埋藏式PM植入患者的QOL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植入后1~3个月的心理功能及社会支持也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慧 ,柏晓玲 △,韦清 ,吴娟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纵向研究[J].重庆医学,2024,53(22):3447-345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0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