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单平面胫骨骨搬移中截骨方式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的关系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福建省创伤骨科急救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0Y2014);福建省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22-R-009);福建省泉州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3NS017,2024NS06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202110502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截骨方式对胫骨骨搬移术延长区骨痂形态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的骨缺损患者信息,通过比较不同截骨方式(微创截骨组、骨膜下截骨组及骨膜外截骨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延长区骨痂形态(凹陷型、均匀型及膨出型)、愈合指数、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愈合及功能评价等信息,探讨截骨方式对胫骨骨搬移的疗效差异。结果微创截骨组延长区凹陷型骨痂发生率为15.8%,骨膜下截骨组为18.9%,骨膜外截骨组为14.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创截骨组延长区凹陷型骨痂发生率低于骨膜下截骨组(χ 2=10.178,P=0.05),但与骨膜外截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02,P=0.814),骨膜外截骨组与骨膜下截骨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 2=0.084,P=0.772);微创截骨组延长区均匀型骨痂发生率低于骨膜下组(χ 2=6.579,P=0.013),但与骨膜外截骨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43,P=0.506),骨膜下截骨组与骨膜外截骨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 2=2.602,P=0.107);微创截骨组延长区膨出型骨痂发生率高于骨膜下截骨组(χ 2=9.795,P=0.002),骨膜外截骨组延长区膨出型骨痂发生率高于骨膜下截骨组(χ 2=5.170,P=0.023),但微创截骨组与骨膜外截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08,P=0.579)。3组愈合指数、ASAM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接点不愈合、针道感染及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平面胫骨骨搬移中骨膜下截骨并未表现出更有利于延长区矿化的预期效果,骨膜外截骨反而与微创截骨有近似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艾建国 ,赵枫 ,涂振兴 △,王斌 ,曹杰 ,李达 ,洪庆南 .单平面胫骨骨搬移中截骨方式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的关系[J].重庆医学,2025,54(2):345-35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1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