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作者:
基金项目:

2021年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S21101)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婴儿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呼吸系统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且有BPD的50例早产儿作为BPD组,再选取同期因下呼吸道感染入院但无BPD的50例早产儿作为非BPD组。收集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出生后3年内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与非BPD组比较,BPD组气促(48.0% vs. 12.0%)、喘息(44.0% vs. 10.0%)、哮鸣音(44.0% vs. 10.0%)、三凹征(28.0% vs. 8.0%)、发绀(20.0% vs. 4.0%)、重症肺炎(48.0% vs. 12.0%)、呼吸衰竭(20.0% vs. 4.0%)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7.5(7.0,10.0)d vs. 7.0(6.0,7.0)d]更长,达峰时间比[18.20%(14.65%,22.25%) vs. 24.85%(19.55%,32.78%)]、达峰容积比[22.15%(19.43%,23.83%) vs. 25.65%(22.40%,34.90%)]、吸呼比(0.70±0.12 vs. 0.76±0.11)更低,3年中下呼吸道感染次数[5.0(4.0,10.0)次 vs. 3.0(2.0,5.0)次]、喘息次数[2.0(1.0,4.0)次 vs. 0.5(0,1.0)次]、住院次数[3.00(2.00,5.00)次 vs. 2.00(1.00,2.00)次]、重症肺炎次数[2.0(1.0,2.0)次 vs. 1.0(0,1.0)次]及不同年龄的喘息次数更多,总住院时间[29.50(19.50,38.25)d vs. 13.00(7.00,17.75)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患儿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0~<1岁,感染后重症肺炎比例较高,易发生喘息。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黎桂菊,黄懿洁,樊映红,王兴路,艾涛,张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J].重庆医学,2025,54(2):366-37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4
  • 下载次数: 464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12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