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英才计划项目(cstc2022ycjh-bgzxm0231);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0184)
目的评估BMI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AMI-CS)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住院且诊断为AMI-CS的2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访及低BMI(<18.5 kg/m 2)的患者后,共纳入255例AMI-CS患者。其中,BMI为18.5~<24.0 kg/m 2者纳入正常BMI组(n=150),BMI≥24.0 kg/m 2者纳入超重或肥胖组(n=105)。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出院时未死亡的患者在AMI发病30 d进行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生存状态、是否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及其发生时间。通过Cox回归模型评估BMI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超重或肥胖组合并心房颤动比例、B型利钠肽(BNP)和尿素水平低于正常BMI组,BMI和Hb水平高于正常组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相关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或肥胖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时,超重或肥胖组全因死亡率为39.0%,低于正常BMI组的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两组各MACE事件发生率和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正常BMI组作对照,超重或肥胖组死亡风险和MACE事件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升高(P>0.05)。BMI与不同亚组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结论超重/肥胖和正常BMI的AMI-CS患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陈静,谢林峰,李远翥,罗素新,黄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BMI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25,54(2):4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