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两种内镜入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索两种内镜入路(椎板间入路和椎间孔入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建立单纯融合器融合模型(CAGEF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间入路和椎间孔入路模型(BPSP模型和BPSL模型)及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椎板间入路和椎间孔入路模型(TLFSP模型和TLFSL模型)。比较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的脊柱位移峰值、椎间融合器最大应力、内固定装置最大应力及第3、4腰椎椎间盘最大应力。结果相较于CAGEF模型,另外4种模型的脊柱位移峰值和椎间融合器最大应力均明显下降,且4种固定模型数值接近。BPSP模型在左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这3种运动状态下内固定装置最大应力大于BPSL模型,TLFSP模型在前屈这1种运动状态下内固定装置最大应力小于TLFSL模型。相较于TLFSP模型和TLFSL模型,BPSP模型和BPSL模型仅在前屈、后伸2种运动状态下内固定装置最大应力更大,其他4种运动状态下则较小。除了CAGEF模型在旋转运动状态下第3、4腰椎椎间盘最大应力较另外4种模型高外,其他各运动状态下各模型第3、4腰椎椎间盘最大应力均接近。结论椎板间入路和椎间孔入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和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均是有效的脊柱微创融合术,生物力学情况均较为满意。若选择椎板间入路,推荐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减少前屈、后伸的动作;也可考虑行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间关节突螺钉固定,并减少左/右侧屈的动作。但具体的治疗选择仍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及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能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忠鑫,李伟 △,任冬,杨正刚,黄楠.两种内镜入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J].重庆医学,2025,54(3):678-682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4-0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