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 2010年第0卷第1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全身麻醉药物对脑神经毒作用的研究现状

      2010(18). CSTR:

      摘要 (1907) HTML (0) PDF 0.00 Byte (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口腔癌组织中缺氧微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VEGF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2052) HTML (0) PDF 0.00 Byte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缺氧微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口腔癌组织局部微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并通过培养将其转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分别在缺氧(O 2<1%)和常氧条件(20% O 2)下加入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培养上清液进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在3、5、7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 结果 在缺氧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能力较常氧环境下增加,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P <0.05)。 结论 在缺氧的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可能更多的通过生长因子的分泌参与肿瘤的生长,但单核/巨噬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850) HTML (0) PDF 0.00 Byte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针对基因表达数据,探索新的有效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 方法 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MRA)方法提取基因表达的特征和前馈式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特征分类。 结果 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多尺度特征,最大平均分类率为94.72%。 结论 采用多尺度理论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 血必净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免疫因子及补体变化的实验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813) HTML (0) PDF 0.00 Byte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免疫因子及补体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B组:常规复苏组(常规复苏+生理盐水4 mL/kg),C组:血必净低剂量治疗组(血必净2 mL/kg+生理盐水2 mL/kg);D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血必净4 mL/kg);动态观察血清补体C 3(C 3)、补体C 4(C 4)、白介素12(IL1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A组比较:B、C、D组IL12、TNFα水平复苏后均高于A组( P <0.01);B组复苏后6 h与0 h比较,C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D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各组间C 4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同组0 h比较:B、C、D组复苏后6 h IL12、TNFα水平均升高( P <0.01);C 3、C 4 B组复苏后6h分别下降45.24%,49.9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B组比较:C、D组复苏后IL12、TNFα水平低于B组( P <0.01),C 3、C 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整个实验过程均未能检测到IL4的浓度。 结论 心肺复苏后存在补体水平的消耗,炎性因子TNFα、IL12过度表达,血必净可减轻复苏后补体水平的消耗及TNFα、IL12过度表达。

    • 人TLR1胞外段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768) HTML (0) PDF 0.00 Byte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构建人Toll样受体1(TLR1)胞外段原核表达质粒。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RNA中扩增人 TLR1胞外区cDNA;将扩增的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质粒经NcoⅠ和NotⅠ双酶切后连接,转化E.coli BL21(DE3),筛选转化子,菌落PCR及测序验证克隆序列的正确性。 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ET30a(+)TLR1胞外区基因重组质粒,并转化感受态 E.coli BL21(DE3)。 结论 TLR1胞外段在大肠杆菌BL21中正确克隆,为TLR1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 课题组长负责制下的临床科研实验室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920) HTML (0) PDF 0.00 Byte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在课题组长(PI) 负责制下,将新型临床科研实验室综合信息系统(LIS)引入到大型临床科研型实验室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科研实验室的现状和需求,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和数据驱动的原则建立数据库,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特色、开发技术,解决关键问题及其实现途径。 结果 开发了基于C/S、B/S结合模式的实验室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智能化的、以实验室为核心的、整体环境的全方位管理。 结论 该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将推动临床科研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及相应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 ERK信号通路与MMP9在肺腺癌表达中的相关性

      2010(18). CSTR:

      摘要 (2237) HTML (0) PDF 0.00 Byte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腺癌表达中的相关性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MMP9在67例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PD98059阻断ERK信号通路后肺癌细胞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pERK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5.6%、14.3%;MMP9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3.1%、21.4%。pERK与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 r =0.57, P <0.05)。pERK、MMP9的表达均与肺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转移状况相关( P <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P >0.05)。用ERK阻断剂PD98059阻断ERK信号通路可降低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且随PD98059浓度升高MMP9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结论 ER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肺腺癌的恶性进展, ERK信号通路可能是肺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途径。

    • FHIT基因的MSI、LOH及甲基化修饰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839) HTML (0) PDF 0.00 Byte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检测胃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MSI)、杂合性缺失(LOH)以及甲基化状态,探讨FHI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D3S1300作为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FHIT基因MSI和LOH;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FHI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 结果 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0位点MSI和LOH发生率分别为23.7%和28.8%,MSI和LOH存在明显正相关( P <0.05, r =0.76);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1.4%,FHIT基因MSI、LOH与甲基化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关( P >0.05),但LOH与浸润程度有关( P <0.05),胃癌FHIT基因甲基化与MSI和LOH均不存在明显正相关( P >0.05, r =0.12和0.13)。 结论 FHIT基因MSI、LOH及甲基化修饰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2010(18). CSTR:

      摘要 (2043) HTML (0) PDF 0.00 Byte (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肩锁关节全脱位41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7例),锁骨远端骨折22例。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X线片未见肩锁关节半脱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及再骨折现象。 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血脂异常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915) HTML (0) PDF 0.00 Byte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脂异常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方法 对糖耐量正常的15例血脂正常者和1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进行Botnia钳夹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与Rd值的乘积——处置指数来判定胰岛β细胞功能。 结果 血脂异常组Rd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 P =0.009),基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 P =0.002),Botnia钳夹术测定的FPIR,血脂正常者和血脂异常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用Rd校正后得出的处置指数值,血脂异常者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 P =0.011)。Rd与血清游离脂肪酸明显负相关( r =-0.577),FPIR与游离脂肪酸、尿酸明显负相关( r =-0.446; r =-0.391)。 结论 血糖正常的血脂异常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阿司匹林引起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对吉西他滨耐药及其机制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977) HTML (0) PDF 0.00 Byte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是否引起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对吉西他滨耐药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通过四氮唑蓝(MTT)和HOCHEST33258染色方法检测药物对人胰腺癌耐药株SW1990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凋亡的影响;并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 结果 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吉西他滨对细胞的抑制率并提高IC50。0.4 μmol/L吉西他滨干预细胞后,凋亡率达56%,明显高于吉西他滨与阿司匹林合用时细胞的凋亡率(28%, P <0.01)。磷酸化AKT和PI3K水平明显增高。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明显逆转阿司匹林引起的SW1990细胞耐受吉西他滨的现象。 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对吉西他滨耐药。

    • PFNA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7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2071) HTML (0) PDF 0.00 Byte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跌倒致伤58例(76%),车祸伤18例(24%)。依内固定研究会(AO/ASIF)分型A2型骨折65例(86%),A3型11例(14%)。并对术中细节、复位质量、螺旋刀片位置、术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58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62例(82%)手术操作置入PFNA顺利,术后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好61例(80%),可14例(18%),差1例(2%)。螺旋刀片位置57例(75%)位于股骨头中央,股骨头后下方11例(14%),后上方2例(3%),前上方6例(8%),术后平均颈干角为(128±4.8)°。66例(95%)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3例(5%)延迟愈合。59例(86%)患者恢复到受伤前活动水平。没有股骨颈切出和刀片进入髋臼病例发生。 结论 采用PFNA能够成功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螺旋刀片能够增加在骨质疏松骨骼的锚固力,防止股骨头切割和旋转及内翻。

    • BRD2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903) HTML (0) PDF 0.00 Byte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患者BRD2 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了78例ALL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BRD2基因的表达。 结果 ALL患者BRD2 mRNA 表达阳性率为75.3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14%, P <0.05)。半定量分析结果示,ALL患者BRD2 mRNA 表达水平为0.912±0.137,也高于健康对照组(0.466±0.209, P <0.05)。 结论 BRD2基因异常表达在AL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 BEAS2B细胞恶变过程中p53的表达及意义

      2010(18). CSTR:

      摘要 (2120) HTML (0) PDF 0.00 Byte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生物学特性变化及p53动态表达的意义。 方法 以500 μg/mL的烟草特有亚硝胺4(N亚硝基甲氨基)1(3吡定基)1丁酮(NNK)处理BEAS2B细胞24 h后,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在此过程中观测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表达的动态变化。 结果 第5代细胞显示抗血清生长,细胞在裸鼠体内不成瘤;第15代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克隆形成率(0.32‰)为对照细胞(0.023‰)的13.9倍,细胞在裸鼠体内不成瘤。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转化细胞特征;第25代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组织学证实为鳞癌(Ⅰ~Ⅱ级)。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特征,对照组各代BEAS2B细胞p53表达均为阴性。各代BEAS2BN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各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结论 浓度为500 μg/mL的NNK可成功诱发BEAS2B细胞恶性转化,BEAS2B细胞生物学特性改变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发展过程,p53蛋白在BEAS2B细胞转化成癌细胞以前已有较明显表达,可能有助于吸烟高危人群罹患肺癌的预警及普查。

    • 早孕期妇女叶酸服用现状及神经管畸形认知度调查

      2010(18). CSTR:

      摘要 (19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于CTL的抗病毒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996) HTML (0) PDF 0.00 Byte (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比利时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启示

      2010(18). CSTR:

      摘要 (21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七氟醚与异丙酚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769) HTML (0) PDF 0.00 Byte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与异丙酚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S100β蛋白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ASAⅠ~Ⅱ级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予1~1.3 MAC 七氟醚(S组)和靶控输注2~4 μg/mL异丙酚(P组)麻醉维持。记录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于麻醉前、术后1、3、6、12、24、48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测定术前及术后1、6、24 h的血清S100β蛋白。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前MMSE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术前基础值比较,P组患者术后1、3 h和S组术后1、3 、6 h 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 <0.05),且S组术后1、3 h MMSE评分较P组低( P <0.05)。P组患者术后12 h已恢复至术前水平。S组术后24 h仍有1例患者存在POCD。两组患者术前S100β比较无差异。与术前基础值比较,P组和S组术后1 h S100β蛋白测定值均有明显升高( P <0.01),且S组术后1、6 h S100β蛋白测定值均较P组高( P <0.05),但P组术后6 h S100β蛋白测定值基本回落到术前基础值水平( P >0.05),S组术后6 h S100β蛋白测定值虽有下降,但仍较测定的基础值有升高( P <0.05)。术后24 h两组S100β蛋白测定值回落到接近基础值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七氟醚与异丙酚均能引起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七氟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与早期POCD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 妇科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2222) HTML (0) PDF 0.00 Byte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血清S100β差异。 方法 选取妇科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下分别接受手术,术前1 d及术后1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行认知功能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拔管前(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行血清S100β浓度测定。 结果 术后24 h腹腔镜组较术前降低,分值为(-1.3±2.93)分,开腹组为(-4.85±3.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开腹组T2~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T1,腹腔镜组T3、T4高于T1,腹腔镜组T3、T4 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开腹组( P <0.05)。 结论 妇科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腹腔镜手术明显,并且可以通过血清S100β浓度反映出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

    • 老年和成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2010(18). CSTR:

      摘要 (2162) HTML (0) PDF 0.00 Byte (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建立不同月龄大鼠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并进行比较,为POCD机制研究提供模型选择。 方法 以4月龄和20月龄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异氟醚麻醉处理和腹腔探查手术2 h,建立吸入麻醉和手术应激模型。术后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穿梭箱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 结果 老年大鼠在接受麻醉和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下降,并且以手术组最为明显,持续时间较长;成年大鼠接受手术后出现行为学改变,但程度较轻,1周后恢复,而成年麻醉组大鼠未见明显行为学改变。 结论 老年大鼠手术后认知功能损害明显,可作为POCD研究的动物模型。

    • 氟马西尼对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571) HTML (0) PDF 0.00 Byte (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氟马西尼对丙泊酚麻醉下经腹腔镜行子宫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50例45~55岁经腹腔镜行子宫手术的女性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氟马西尼组(F组)和对照组(C组)。术中采用以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待4个成串刺激出现4个后分别给予氟马西尼0.3 mg或生理盐水3 mL,拔管后观察2 h。测定术前1 d,给药后30 min、2 h和24 h空间表象效率、单词再忆能力、简单计算能力和图片再认能力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4 h后逐渐恢复,给予氟马西尼后30 min、2 h患者空间认知能力、单词再忆能力、简单计算能力和图片再认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丙泊酚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行子宫手术术后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降低,给予氟马西尼后,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

    • 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0(18). CSTR:

      摘要 (1494) HTML (0) PDF 0.00 Byte (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道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食道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 丙泊酚、异氟醚对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462) HTML (0) PDF 0.00 Byte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丙泊酚、异氟醚两种全身麻醉(全麻)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血清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 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以丙泊酚(P组)、异氟醚(I组)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 h,术后1、2、3、5 d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浓度。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输液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组均长于P组 ( P <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麻醉前比较,P组患者术后早期(第1、2、3天)MMSE评分显著降低( P <0.05),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 P <0.05);Ⅰ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及P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显著降低( P <0.05),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 P <0.05)。 结论 丙泊酚与异氟醚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S100β蛋白浓度增高。但丙泊酚的影响较异氟醚的程度更轻且持续时间更短。

    • 年龄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持续时间和程度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658) HTML (0) PDF 0.00 Byte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年龄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发病持续时间及其对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4 640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POCD的发生率、发病持续时间及MMSE评分的情况。 结果 4 640例患者中发生POCD 64例,发生率为1.38%,80岁及以上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80岁以下各组; 60岁以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各组( P <0.05)。60岁以上POCD的发病持续时间明显增加, 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相比有明显区别( P <0.05);MMSE评分发现,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也有明显区别( P <0.05)。 结论 年龄对POCD的发生率、发病持续时间及对MMSE评分是有影响的。

    •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体外循环术前用药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577) HTML (0) PDF 0.00 Byte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术(CPB),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 方法 根据简易精神状态(MMS)检测法评分对2009年1~9月40例心功能2~3级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评价。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空白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0.015 mg/kg、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1)、体外循环转机5 min后(T2)、体外循环低温恒温期(T3)、体外循环结束后5 min(T4)、手术结束后5 min(T5)、术后6 h(T6)、术后12 h(T7)、术后24 h(T8)、术后48 h(T9)共9个时间点进行动、静脉血气分析及血浆S100β蛋白浓度测定。 结果 (1)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体检结果、基线情况(M0),以及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 2)、脑氧代谢率(CERO 2)比较:T2时各组SjvO 2均下降,CERO 2上升,T4时改变显著。各时间点P组SjvO 2高于C组,CERO 2低于C组,T8时已接近T1水平;C组T9时仍明显低于T1水平( P <0.05)。(3)S100β蛋白浓度比较:T2时各组浓度均上升,P组于T4时达峰值,C组于T5时达峰值( P <0.05)。(4)P组患者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 <0.05)。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能较好的维持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降低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减少脑组织损伤,能有效降低POCD的发生率。

    • 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微创脊柱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814) HTML (0) PDF 0.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控制性降压的实施与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联系。 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0岁、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行择期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控制性降压Ⅰ、Ⅱ组及非降压组,每组20例,控制性降压Ⅰ组平均动脉压(MAP)70~80 mm Hg,Ⅱ组MAP80~85 mm Hg。麻醉前均不用术前药,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麻醉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术中定时追加维库溴铵。术中连续监测心率 (HR)、 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 2 )。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方法调查患者术前和术后1 h、24 h、4 d的认知功能变化。 结果 术后共有25例发生POCD。非降压组与降压Ⅰ、Ⅱ组术后1 h 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降压Ⅰ、Ⅱ组术后24 h MMSE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MSE计算力、近期记忆力评分在术后24 h、术后4 d,非降压组与降压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控制性降压影响老年人POCD,以近期记忆力、计算力影响为甚,且降压程度越大发生POCD的概率越大。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间血压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771) HTML (0) PDF 0.00 Byte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间血压的影响。 方法 将65~70岁、ASA Ⅱ~Ⅲ级接受前列腺汽化切除的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咪唑安定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于入手术室后,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滴鼻,咪唑安定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 mg,右旋美托咪啶组右旋美托咪啶2 mg/kg滴鼻;观察并记录入室时、给药后5 min、麻醉后30 min、麻醉后2 h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室后收缩压、心率均有所增加,咪唑安定组患者收缩压和心率无明显改变,给药后5 min SpO 2有所下降,托起下颌辅助呼吸可缓解;右旋美托咪啶组收缩压有所下降,心率和SpO 2无明显变化,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无增加趋势。 结论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滴鼻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和轻度的中枢降压效果,增强围麻醉期循环稳定,而不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可协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围麻醉期。

    • 不同术后自控镇痛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0(18). CSTR:

      摘要 (1440) HTML (0) PDF 0.00 Byte (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T细胞、NK细胞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92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病例,根据所使用的镇痛方式分为3组:PCIA组(38例),PCEA组(36例),对照组(18例)。在诱导麻醉前、手术开始2 h、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时间点上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结果 3组病例在麻醉和手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在术后3 d左右开始恢复,术后7 d左右恢复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但PCIA组、PCEA组相对对照组程度上要轻,且恢复快,尤其是PCEA组。 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术后应该积极采用术后镇痛,方式上以PCEA方法更佳。

    • 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全麻后肌松拮抗中的应用

      2010(18). CSTR:

      摘要 (1694) HTML (0) PDF 0.00 Byte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全身麻醉(全麻)后肌松拮抗中的优势及安全性。 方法 将年龄5~7岁患儿80例,性别不限,随机分为A、B、C、D 4组。在全麻结束后,4个成串刺激(TOF)恢复75%时:A组患儿给予阿托品15 μg/kg、新斯的明40 μg/kg;B组患儿给予盐酸戊乙奎醚20 μg/kg;C组患儿给予新斯的明40 μg/kg;D组患儿给予盐酸戊乙奎醚20 μg/kg、新斯的明40 μg/kg。观察患儿心率,心率变异指数(HRI),体温,收缩压(SBP),拔管时间。 结果 A组患儿心率明显增加,HRI增加,呼吸浅快,体温升高,烦躁;B组患儿心率增加不明显,呼吸恢复慢,拔管时间延长;C组患儿心率明显减慢,需用阿托品提高心率;D组患儿心率稍减慢,HRI小,呼吸恢复快而平稳,体温正常,患儿安静,与A组比较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复合新斯的明在小儿全麻后残余肌松拮抗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镇静的优势。

    • 生脉注射液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395) HTML (0) PDF 0.00 Byte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在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减轻其发病程度中的作用。 方法 将92例65~80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ASAⅠ~Ⅱ 级,按照术中是否使用了生脉注射液分为生脉注射液组(S组,44例)和对照组(C组,48例)。S组给予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40 mL静脉滴注;C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300 mL静脉滴注。术后恢复期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应答时间,并于拔管后0.5、3、6、24 h分别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4 h后逐渐恢复;S组睁眼时间(15.8±4.2)min,短于C组(19.0±4.7)min ;MMSE评分S组术后0.5、3、6 h分别为25.2±0.8、27.6±0.7、27.8±0.6,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率,并减轻其发病程度。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工具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436) HTML (0) PDF 0.00 Byte (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1例胆管支气管瘘病例的麻醉

      2010(18). CSTR:

      摘要 (13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去氧肾上腺素致严重心动过缓1例

      2010(18). CSTR:

      摘要 (13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318例小儿阑尾脓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535) HTML (0) PDF 0.00 Byte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脓肿的治疗。 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1990年至2009年收治的小儿阑尾脓肿318例,86例非手术治疗,232例手术治疗,其中191例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冲洗,41例单纯腹腔引流。 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9 d和10.9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手术切除组中阑尾切除组与单纯腹腔引流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2 d和12.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191例行阑尾切除术后有2例残余脓肿、3例肠梗阻。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死亡。 结论 小儿阑尾脓肿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婴幼儿阑尾脓肿宜早期手术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2010(18). CSTR:

      摘要 (1583) HTML (0) PDF 0.00 Byte (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情况以及探讨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 348名育龄妇女进行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检测。 结果 本地区育龄妇女CMVIgM平均活动性感染率为18.5%,正常妊娠组高于未孕组( P <0.05),不良生育妇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及未孕妇女( P <0.005);农民CMVIgM 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 P <0.05);≥30岁妇女CMVIgM阳性率高于22~29岁妇女( P <0.05);健康状况较差妇女CMVIgM阳性率高于身体健康的妇女( P <0.05);HCMV活动性感染率随孕产次数增多而递增;四季中以秋季阳性检出率为最低。 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与年龄、季节、孕产次数、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其是引起不良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 地震灾害中对儿童紧急救治的临床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365) HTML (0) PDF 0.00 Byte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最早抵达汶川地震中心区域的第三军医大学医疗救援队对于儿童的紧急救治,研究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儿童紧急救治所面临的问题。 方法 收集收治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日期、受伤情况、疾病、手术等进行比较。 结果 10 d内收治的患者总数为882例次,年龄低于18岁的儿童为192例,占21.8%,其中,学龄期儿童数量最多(105例,55%),其次为青春期儿童(60例,31%),而幼儿(14例,7%)、婴儿(8例,4%)和新生儿(5例,3%)数量相对较少。192 例儿童有256 处创伤,受伤的最多的部位是四肢(106 处,55.2%) ,其次是身体表面(67 处,34.9%)。127 例为简单放开性损伤 (66.2%) ,106 例骨折(55.2% )。 轻度创伤121例(63.0%),中度损伤56例,(29.7%),重度创伤8例(4.2%),致死性创伤7例(3.7%)。 结论 收治的伤病员中超过20%是儿童,尤其以学龄期儿童数量最多,早期紧急救援中骨科和普通外科医生任务繁重,儿科医生在早期紧急救治中应起更大作用,而后期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 克氏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454) HTML (0) PDF 0.00 Byte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变化规律对快速筛查诊断克氏综合征(KS)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KS患者22例为实验组,正常核型男性不育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雄性激素治疗前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 结果 实验组FSH 和LH两项指标同时增高占100%,对照组占5%。以FSH和LH两项同时升高为筛查KS患者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可达97.5%。实验组81.8%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降低。 结论 FSH和LH两项指标同时升高是KS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的主要特征,FSH和LH两项同时升高可作为筛查诊断KS患者的指标。

    • 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546) HTML (0) PDF 0.00 Byte (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营养支持治疗策略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5例SAP患者资料,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组。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并发症、继发感染、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外营养;在给予营养后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间在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PN加EN组均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SAP分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EN在SAP治疗中应尽早使用。

    • 择期介入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比较

      2010(18). CSTR:

      摘要 (1567) HTML (0) PDF 0.00 Byte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确诊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并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另一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观察组中14例为单支病变,12例为双支病变,2例为3支病变。植入1个支架16例,植入2个支架10例,植入3个支架2例。60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择期PCI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NSTEMI患者的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而介入治疗可一定程度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0(18). CSTR:

      摘要 (1423) HTML (0) PDF 0.00 Byte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可行性、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26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其中145例经桡动脉途径、12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组与经股动脉途径组患者完成PCI操作时间分别为(62±9.6)min与(60±10.2)min ,PCI成功率分别为96.5%与97.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经桡动脉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4.8%)则较经股动脉途径组(1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XELOX方案同期化疗复发直肠癌疗效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489) HTML (0) PDF 0.00 Byte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通用名: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XELOX)方案同期化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XELOX方案同期化疗的51例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3%、62.7%、25.5%,中位生存时间28.7个月。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复发时间( P <0.000 1)、原发肿瘤T分期( P =0.0018)是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不良反应以手足综合征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为Ⅰ~Ⅱ度。 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XELOX方案同期化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疗效明显。肿瘤复发时间、原发肿瘤T分期是影响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近端骨折28例临床观察

      2010(18). CSTR:

      摘要 (1527) HTML (0) PDF 0.00 Byte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应用LISS治疗复杂胫骨近端骨折28例。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2~2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6周(12~17周)。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4.2周(11~18周);所有病例无感染、断钉、钢板断裂、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按照HSS评分:优20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5.7%。 结论 LISS固定牢靠,能够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疗法。

    • Barrett食管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疗效观察

      2010(18). CSTR:

      摘要 (1482) HTML (0) PDF 0.00 Byte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62例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BE患者进行 APC治疗,术后给予奥美拉唑辅助治疗,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 结果 62例均完成治疗,其中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者54例;2次治疗者5例(环周型或长段);3次治疗者3例(环周型、面积广)。12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经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治疗1周内症状改善。 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

    • 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临床探讨

      2010(18). CSTR:

      摘要 (1594) HTML (0) PDF 0.00 Byte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并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1年至2010年300例PHC并发132例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年龄、性别、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肿瘤类型、生化指标、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相关因素及癌栓发生的部位与PVTT的相关性。 结果 300例PVC中合并PVTT132例(44%)。其中40~60岁年龄组、弥漫型病灶、有腹水患者发病率较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HBsAg阳性、PT延长、AFP增高、清蛋白(Alb)降低,总胆红素(TBIL)>22是相关危险因素。癌栓好发部位在门静脉主干,发病率为68.9%。 结论 PHC合并PVTT易发生于腹水患者、HBsAg阳性、有肝硬化基础、弥漫型病灶的中年男性,肝脏储备功能差是其危险因素,好发部位为门静脉主干。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2010(18). CSTR:

      摘要 (1486) HTML (0) PDF 0.00 Byte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保护的临床作用。 方法 将入住该院ICU内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针)30 mg+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3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GC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神志情况;肺部情况连续观察7 d,记录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及肺损伤评分(LIS);并记录患者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 结果 连续观察7 d,治疗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及A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7天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一定程度上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比较

      2010(18). CSTR:

      摘要 (1576) HTML (0) PDF 0.00 Byte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组)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将8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两组, NP组44例, TP组36例。NP组: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DDP)25 mg/m2,静脉点滴,第1~3天,每21天为1个周期。TP组: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 h;顺铂用法同上,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 结果 NP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40.9%,1年生存率36.4%;TP组总有效率为44.4%,1年生存率为41.7%,两组间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P组骨髓抑制较TP组重,胃肠道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的骨髓抑制毒副反应明显小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

    • 13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感染控制策略

      2010(18). CSTR:

      摘要 (1488) HTML (0) PDF 0.00 Byte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感染后翻修时再次感染的控制策略。 方法 对1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关节腔穿刺和关节液细菌培养,Ⅰ期清创时取出假体及骨水泥,彻底切除关节囊瘢痕组织、坏死组织及明显充血水肿组织,与此同时取脓液或明显炎性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在Ⅱ期翻修前分离出致病菌,使用敏感抗生素,确认感染被控制后进行Ⅱ期翻修。Ⅱ期翻修时置入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占位器4~6周,术后使用敏感抗生素。 结果 13例患者中经术前穿刺和术中脓液或组织细菌培养有10例患者发现致病菌,经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被控制后Ⅱ期置入人工关节。随访6个月至10年,无关节感染复发,假体无明显松动或下沉,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7.6±6.4增加到术后随访时的87.3±12.5( P <0.01)。 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的关键环节是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 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68例临床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539) HTML (0) PDF 0.00 Byte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肠道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价值。 方法 采用无痛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68例共102个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 结果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腺瘤73个,包括管状腺瘤36个,绒毛状腺瘤29个,管状绒毛状腺瘤8个;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个,增生性息肉28个,直肠类癌1个。2例术后24、28 h出现便血,在肠镜下给予钛夹夹闭创面止血;1例于术后6 d出现少量便血,无穿孔发生。有3例大于4 cm的结肠腺瘤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3个月复查时,在原EMR瘢痕边缘见约0.5 cm和0.6 cm的息肉复发,均给予活检钳完整钳除,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增生性息肉,6~12个月复查时无复发。1例黏膜类癌到目前已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EMR治疗大肠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 496例婴幼儿阑尾炎临床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542) HTML (0) PDF 0.00 Byte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总结3岁以下婴幼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以提高婴幼儿阑尾炎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方法 完整统计该院198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8 622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496例婴幼儿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婴幼儿阑尾炎全组无死亡病例,穿孔率为43%,并发腹膜炎患儿占45.8%,手术460例,病理结果以化脓及坏疽性阑尾炎为主。 结论 婴幼儿阑尾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快,穿孔率高,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1179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2010(18). CSTR:

      摘要 (1528) HTML (0) PDF 0.00 Byte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提高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全面认识,以指导临床诊治。 方法 对1990~2009年6 607例小儿阑尾炎患者详细资料32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并对其中1 179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手术治疗1 179例,平均就诊时间为44.03 h,72 h以上组穿孔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程组,3岁以下组穿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与呕吐、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细菌培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中腹腔冲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未冲洗组短。阑尾穿孔患儿存在术后并发症38例,发生率为3.22%;1例死亡。 结论 阑尾穿孔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小年龄患儿的穿孔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降低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率的关键。右下腹持续疼痛和右下腹固定压痛是早期临床诊断阑尾炎的充要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2010(18). CSTR:

      摘要 (14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不同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2010(18). CSTR:

      摘要 (1512) HTML (0) PDF 0.00 Byte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髓鞘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400) HTML (0) PDF 0.00 Byte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icroRNA在神经元发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

      2010(18). CSTR:

      摘要 (1694) HTML (0) PDF 0.00 Byte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353) HTML (0) PDF 0.00 Byte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467) HTML (0) PDF 0.00 Byte (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0(18). CSTR:

      摘要 (1443) HTML (0) PDF 0.00 Byte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断

      2010(18). CSTR:

      摘要 (1379) HTML (0) PDF 0.00 Byte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某院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010(18). CSTR:

      摘要 (14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