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叶燕青,孙洁民 , 等
摘要:摘 要:目的 研究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成纤维细胞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成纤维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共培养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1)SPA mRNA的表达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01);(2)HGF、TGFβ mRNA的表达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 在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肺成纤维细胞未能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生长。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对髋关节圆韧带损伤的镜下诊断及治疗作用。 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3例术前怀疑圆韧带损伤患者,但MRI及造影检查未能显示出髋关节圆韧带的断裂。3例患者经髋关节镜探查确诊,均为完全断裂,髋臼窝内及股骨头均未见撕脱骨折,韧带组织散乱呈绒毛状,组织间有少量瘢痕及出血、水肿滑膜组织。此外,1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还合并前外盂唇的磨损。镜下对损伤的圆韧带予以清除,并同时清理关节腔,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前外侧磨损的盂唇予以修整术。 结果 随访5~23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周,3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除髋臼发育不良者外,其余患者术后6周腹股沟疼痛症状消失,外展并极度外旋痛阴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6周仍有较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术后3个月基本消失。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 髋关节镜不仅能准确探查、诊断髋关节圆韧带损伤,而且可同时在髋关节镜下对损伤的髋臼圆韧带进行有效处理。
摘要:摘 要:目的 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和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 方法 雌性昆明种小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照射组(54只)。全肺单次照射20 Gy,于照射后1、3 d和1、2、4、8周取照射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和静脉血,分别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肺组织早期以渗出为主,表现为肺间质及肺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照射后期以肺泡间隔及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纤维素样渗出物为特征。同时,ELISA法显示照射后7 d血清TGFβ1含量[(18.46±1.678)ng/mL]明显增高,与对照组[(9.61±2.02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通过病理形态学和血清学指标证实成功地建立了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摘要:摘 要:目的 了解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甲硝唑等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为Hp感染患者的胃窦部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和鉴定,经鉴定后选择374株Hp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甲硝唑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单因素分析χ 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分析Hp对抗菌药物耐药与患者性别、民族、疾病及年龄的关系。 结果 Hp对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与患者性别、民族、疾病及年龄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Hp对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耐药与患者性别、民族、疾病及年龄无密切关系。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Sin低剂量治疗组和Sin高剂量治疗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30 min分别给予治疗组动物Sin 30、60 mg/kg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取脑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干湿质量法检测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羟胺法和硫巴比妥酸盐反应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 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和脑含水量明显增加( P <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凋亡细胞均明显减少,脑含水量降低,Sin高剂量治疗组凋亡细胞减少,脑含水量降低较Sin低剂量治疗组更明显( P <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MPO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下降;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MPO及MDA含量均明显减少, SOD活性提高;Sin高剂量治疗组MPO及MDA含量减少、SOD活性提高较Sin低剂量治疗组更明显( P <0.05)。(3)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脑缺血再灌注组,Sin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Sin低剂量治疗组。 结论 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自由基生成有关。
摘要:摘 要:目的 观察雌二醇及雌二醇联合孕酮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萘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卵巢切除组、雌二醇组(卵巢切除加雌二醇替代治疗组)、雌二醇加孕酮组(卵巢切除加雌二醇和孕酮替代治疗组)。术后2周各组均用萘混悬液灌胃并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变化;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免疫组化(SP)法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雌二醇组、雌二醇加孕酮组以及对照组晶状体浑浊程度较卵巢切除组轻,出现时间晚;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加孕酮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接近对照组( P >0.05);除卵巢切除组外,3组间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卵巢切除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余3组( P <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其余3组低, 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则较其余3组高( P <0.05)。 结论 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雌二醇对萘处理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LECs的凋亡而阻止晶状体混浊。
摘要:摘 要:目的 观察动物模型中微骨折技术对软骨缺损的组织学修复。 方法 以12个月龄青山羊为实验动物,选取膝关节股骨内侧髁为软骨缺损处,制备6 mm缺损模型。实验设定空白对照组及微骨折组,分别于12、16周取标本进行SafrinO染色及改良Wakitan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组织学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缺损处无明显软骨修复,微骨折组缺损处组织填充。改良Wakitani评分提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微骨折组优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 微骨折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方式,修复组织为混合性软骨。
摘要:摘 要:目的 研究RafMEK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ERK抑制剂PD98059 10、20、40 μmol/L作用EC9706细胞24 h,利用免疫荧光和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种浓度处理前、后CAR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 PD98059组CAR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0 μmol/L PD98059处理组 CAR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P <0.05),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 用一定浓度的抑制剂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途径可上调食管癌EC9706细胞膜表面CAR的表达。
摘要:摘 要:目的 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早早孕”试纸条检测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的性能。 方法 通过与化学发光法比较,从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检出限等方面评价杭州艾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早早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结果 “早早孕”试纸条检测血清βHCG的最低检出限为25 mIU/mL,以化学发光法为真值,其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100%,尤登指数为84.6%,准确度为93.3%。试纸条浸入标本的最佳时间为10 s,观察结果最佳时间为3 min,检测结果在10 min之内稳定。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实验不受溶血、脂血的干扰。 结论 杭州艾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早早孕”试纸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βHCG的特异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在人大肠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份大肠癌和20份正常大肠组织中Shh、Ptchl和Glil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Shh、Ptchl和Gl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Shh、Ptchl蛋白与Gli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综合检测Shh、Ptchl和Gli1 蛋白对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明显的指导意义。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8年经病理证实的32例PAP患者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影像学特征。 结果 以咳嗽、咳痰、反复肺部炎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地图样分布8例,肺水肿样表现5例,碎石路样表现5例,纤维化样表现6例,实变样表现5例,小结节影3例;病理所见:肺泡、细支气管内充满嗜酸性颗粒样物质,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但奥辛蓝染色阴性;部分肺泡内可见含有丰富脂质的单核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 结论 PAP胸部CT和X线平片表现呈多样化,特征为肺部阴影相对稳定、胸部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不平衡。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SUMO1基因沉默后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 bcl2及cmyc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针对人SUMO1基因的siRNA片段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沉默SUMO1基因的效果及SUMO1基因沉默后对bcl2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人工合成的针对SUMO1基因的siRNA片段能显著地抑制SMMC7721 SUMO1基因的表达,24、48、72 h沉默率分别为9.80%、73.43%、46.56%。SUMO1基因表达下调后SMMC7721 细胞内bcl2及cmyc基因表达也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iRNA是一种理想的沉默SMMC7721 SUMO1基因表达的方法, SUMO1基因沉默后SMMC7721细胞内的bcl2及cmyc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说明SUMO1基因控制癌基因bcl2及cmyc的表达。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逆转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采用台盼蓝染色方法筛选人参皂苷Rg1最适浓度,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台盼蓝染色显示人参皂苷Rg1的最适浓度为40 μg/m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对照组和Rg1组未见凋亡条带,AngⅡ组可见清楚的细胞凋亡的“梯状”条带,而AngⅡ+Rg1组可见不明显的细胞凋亡的“梯状”DNA断裂条带。TUNEL染色显示,与对照组和Rg1组相比,AngⅡ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AngⅡ组相比,AngⅡ+Rg1组细胞凋亡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凋亡百分比由38.667%下降到10.667%,但仍高于对照组和Rg1组( P <0.01)。 结论 40 μg/mL人参皂苷Rg1可一定程度逆转AngⅡ诱导的HUVECs凋亡。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体外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方法 利用四亚基噻唑蓝(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检测苹果酸舒尼替尼诱导LoVo细胞的凋亡作用。 结果 MTT结果显示苹果酸舒尼替尼在(2.5~20 μM)的浓度范围内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各个浓度的药物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可以观察到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到典型的早期凋亡形态学表现。 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苹果酸舒尼替尼可以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其抗肿瘤的特性与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靶重建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30例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患者双侧颈动脉窦部进行靶重建,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与常规重建方法比较;计算软斑块、硬斑块及混合性斑块的数量;以靶重建为标准,计算常规重建对3种斑块检出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靶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均优于常规重建,能更敏感地检出颈动脉窦部斑块( P <0.05),能更清楚地显示细小钙化及混合性斑块的内部情况。 结论 靶重建技术可以作为颈动脉CTA检查的必要补充。
摘要:摘 要:目的 了解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方法 以CHD患者39例为CHD组,非CHD患者2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CHD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与HOMAIR、空腹胰岛素、TG、TC、LDLC呈正相关( P <0.05),与HDLC呈负相关( P <0.05)。 结论 CH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并存,两者在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 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经大鼠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导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的实验可行性,为后续携带目的基因慢病毒治疗大鼠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打下基础。 方法 大鼠经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开孔,显微注射携带EGFP慢病毒液或人工内淋巴液。术后3周,处死动物取耳蜗,行耳蜗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携带EGFP慢病毒的表达情况。术前和术后3周动物处死前,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其听功能改变。 结果 术中、术后动物一般情况好。EGFP可见在耳蜗中阶血管纹边缘细胞、Corti器、螺旋神经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内表达。术后实验组大鼠手术耳ABR阈值提高(55.8±4.9)dB SPL。 结论 大鼠经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开窗,可将慢病毒携带的EGFP基因导入,并在耳蜗中阶Corti器表达。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诊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肾盂破裂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或离断4例。 结果 仅4例(36.4%)患者入院时即得到正确诊断,治疗方式为输尿管双J管引流、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切除术等。 结论 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易于误诊,治疗中需行CT增强扫描复查,保守治疗可采用输尿管内置双J管引流。
摘要:摘 要:目的 使用爱德华多参数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264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右心功能监测,旨在观察围手术期右心功能变化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并指导围手术期容量治疗。 方法 采用改良的SwanGanz导管对肝移植患者术中连续测定能够反映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3个方面的多个指标,包括连续心输出量(CCO)、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EDV)、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心脏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射血分数(REF)和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动脉楔压(PA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别记录无肝前期、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值的变化。 结果 与无肝前期比较,无肝期CVP、MPAP、PAWP、REDV、CCO、SV和REF明显降低( P <0.01),SVR和PVR明显升高( P <0.05);与无肝期比较,新肝期各时段CVP、MPAP、和REDV明显升高( P <0.01),PAWP明显降低( P <0.05),新肝期30 min,SVR开始下降且各时段明显低于无肝期( P <0.05),CCO、SV、PVR和REF值开始回升,且明显高于无肝期( P <0.05)。 结论 改良的SwanGanz导管能够随时监测肝移植患者术中右心功能变化,对术中及时观察调整患者心功能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指导肝移植患者术中容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摘 要:目的 比较2种方式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药物效应和药物用量。 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Ⅰ组)和持续输注组(Ⅱ组)。Ⅰ组丙泊酚的诱导靶浓度为4 μg/mL,Ⅱ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气管插管,诱导完成后根据中潜伏期指数(AAI)值调整丙泊酚的泵速,维持AAI值在20左右(15~25)。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AAI值下降到30的时间、诱导开始15 min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百分比、丙泊酚用量以及停药至AAI值恢复到40的时间。 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意识消失时间和AAI值下降到30的时间缩短( P <0.01),诱导开始15 min内的MAP和HR平均下降百分比增大( P <0.05),而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停药至AAI值恢复到40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不会明显增加药物用量和苏醒时间。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选择行择期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76例,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 n =38)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A组, n =38)。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C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加1%利多卡因进行右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及左侧颈浅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给予3 μg/kg芬太尼、1.5 mg/kg异丙酚和0.15 mg/kg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加固型螺纹气管导管经鼻行气管插管,并以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5 min、手术切皮、分离颈椎骨膜及术毕清醒时患者无创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并观察记录芬太尼用量、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 结果 CA组在插管后1 min、手术切皮、分离骨膜及术毕清醒时,血压、心率及心电图ST段变化均明显低于A组。CA组异丙酚及芬太尼用量均低于A组,CA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 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是颈椎前路手术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摘 要:目的 了解近年来老年糖尿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其对常用药物的敏感状况。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院60岁以上糖尿病住院患者下呼吸道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变化情况。 结果 2006年10月到2009年10月本院93例确诊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获病原菌137株。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分别占18.2%、72.3%、9.5%。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占19.0%;鲍曼不动杆菌居第2位 ,占13.9%;铜绿假单胞菌居第3位 ,占12.4%;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摘要:摘 要:目的 观察微创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复位诊治中的近期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期间2例2膝急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复位、清创治疗。镜下撬拨、松解卡入髁间窝的内侧关节囊,复位膝关节后1例患者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行内侧副韧带修补缝合术,1例患者内侧副韧带Ⅱ度损伤,佩戴铰链支具保守治疗。术后患者在铰链支具限制下逐步负重行走锻炼、非负重屈伸功能锻炼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随访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出血量、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迅速缓解,关节腔引流量平均为45 mL,术后2周CRP病例1为0.892 mg/dl,病例2为1.32 mg/dl,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病例1:0~90度,病例2为0~130度。 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能早期诊断并微创下复位后外侧旋转脱位,彻底的关节清创、术后疼痛轻,康复迅速,避免关节内粘连,具有优良的近期临床疗效。
摘要:摘 要:目的 总结30例创伤性连枷胸的救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合并肺挫伤15例,肋骨牵引5例,手术内固定10例,呼吸机治疗15例。 结果 治愈27例(90.0%),死亡3例(10.0%)。 结论 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治疗肺挫伤,积极救治复合伤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摘要:摘 要:目的 总结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胸部X线片与CT影像表现特点。 方法 对31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胸片或CT未见明显病变,其余26例出现散在片状影改变9例,实变8例,多发性团块影4例,间质性肺炎改变4例,胸腔积液1例。 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7例524次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行介入诊疗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 结果 在437例524次中发生并发症20例次,其中,皮肤损伤0.4%(2/524),脊髓和神经根损伤0.2%(1/524),动脉夹层0.2%(1/524),导管打结和尖端断裂各0.2%(1/524),异位栓塞0.4%(2/524),迷走神经反射0.6%(3/524),对比剂过敏反应0.4%(2/524),股动脉严重痉挛0.2%(1/524),穿刺部位血肿1.1%(6/524)。 结论 加强介入诊疗的规范化和工作责任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摘要:摘 要: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在本科收治的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采用抗病毒、吸痰、吸氧、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次1 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 d。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2.50%)及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10.71%,55.36%);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有效率,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老年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死亡率较高。吸入性肺炎以真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结论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时应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抗菌药物。
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阴腹联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用于治疗Ⅱa期宫颈癌阴道侵犯较严重的患者,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10例Ⅱa期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中采用阴腹联合的手术方法切除阴道侵犯病灶的患者为研究组,10例常规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损伤、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阴道残端病理结果、术后补充放疗、术后4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等。 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损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稍长,但术后补充放疗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阴腹联合手术可作为Ⅱa期宫颈癌患者彻底切除阴道侵犯病灶的另一种术式。
摘要:摘 要:目的 研究外用他扎罗汀对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探讨他扎罗汀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4例银屑病患者经他扎罗汀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TNFα和VEGF水平。 结果 银屑病患者他扎罗汀治疗前的血清TNFα、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后( P <0.01)及对照组( P <0.01)。治疗前、后血清TNFα、VEGF水平与PASI分值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结论 他扎罗汀通过下调TNFα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皮损处的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版权所有 ©《重庆医学》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渝ICP备0900823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