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 2024年第53卷第1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造影剂肾病模型中GSH-px、SOD、MDA及病理组织变化研究

      2024, 53(15):2241-2246. CSTR:

      摘要 (135) HTML (0) PDF 4.01 M (1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造影剂肾病(CIN)大鼠模型中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病理组织变化,明确氧化应激机制在CIN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个大组、5个小组,造模结束后,每组取6只状态较好的大鼠进行实验。测定大鼠血清SOD、GSH-px、MDA水平;进行肾脏组织活检,比较肾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造模前、造模后24 h、造模后48 h组内血清GSH-px、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前与造模后24、48 h血清GSH-px、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24 h和造模后48 h血清GSH-px、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造模后24 h的血清GSH-px、SOD及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8 h 3组及各组两两比较血清GSH-px、SOD及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及对照组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实验组造模后24 h可见肾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但肾小管未见明显改变;48 h后,可见明显肾小管中度灶状萎缩,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及空泡样改变。结论氧化应激机制在CIN中存在一定作用,造影剂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对于肾小球无明显损伤。

    • 姜黄素抑制NF-κB核易位调控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2024, 53(15):2247-2253. CSTR:

      摘要 (95) HTML (0) PDF 8.43 M (1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调控胰腺癌细胞增强吉西他滨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为验证姜黄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p53及核因子-κB(NF-κB) p65核易位的影响,将细胞以0、10、20、30 μmol/L姜黄素处理,得到空白组、10 μmol/L姜黄素组、20 μmol/L姜黄素组和30 μmol/L姜黄素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确定NF-κB p65细胞内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技术确定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确定细胞内p53 mRNA的表达水平;联合采用miRstar和JASPAR软件预测寻找可能受NF-κB p65核转位调控的微RNA(miRNA);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别验证miRNA与p53的关系。为验证姜黄素是否通过NF-κB p65/miR-26b-5p/p53轴影响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的敏感性,以10 μmol/L的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得到吉西他滨组,以20 μmol/L姜黄素及10 μmol/L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得到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经姜黄素(20 μmol/L)和吉西他滨(10 μmol/L)联合处理细胞后,分别将寡核苷酸对照(mimic NC)和miR-26b-5p模拟物(mimic)转染至细胞,得到mimic NC和mimic miR-26b-5p组;将pcDNA3.1空载质粒和pcDNA3.1-p53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细胞,得到pcDNA3.1组和p53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姜黄素处理组(10、20、30 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内p5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空白组比较,20 μmol/L姜黄素组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降低;miRstar和JASPAR预测软件找到8个miRNA可能受NF-κB p65核易位调控,其中有3个具有靶向p53基因的潜力,尤其以miR-26b-5p效果最明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发现miR-26b-5p与p53确有相互作用。与 mimic NC组比较,mimic miR-26b-5p组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与吉西他滨组比较,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mimic NC组比较,mimic miR-26b-5p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且与pcDNA 3.1组比较,pcDNA3.1-p53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NF-κB p65蛋白核转位降低miR-26b-5p基因的表达,进而增加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通过NF-κB p65/miR-26b-5p/p53轴增强了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 小檗碱对缺血再灌注小鼠骨骼肌、肾脏中UCP2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

      2024, 53(15):2254-2260. CSTR:

      摘要 (101) HTML (0) PDF 6.50 M (1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小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小檗碱对骨骼肌及肾脏中UCP2表达及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小檗碱干预组(n=6)。各实验组小鼠使用止血带构建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小檗碱溶液,阳性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替代。使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骨骼肌、肾脏病理情况,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当小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骨骼肌、肾脏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骨骼肌的细胞结构出现损伤性变化;同时,骨骼肌中UCP2、FIS1、DR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GSH、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fn1、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脏中UCP2、DRP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上升存在差异性(P<0.05)。小檗碱可上调UCP2在骨骼肌的基因表达,以及在肾脏中的蛋白表达(P<0.05),同时,DRP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在肾组织中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在骨骼肌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小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剧烈的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并引起肾脏的炎性损害。小檗碱对骨骼肌、肾脏IRI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其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与上调UCP2后抑制DRP1表达从而限制线粒体分裂、减缓损伤发展有关。

    • >临床研究
    • 外周血中NLR、MLR及PLR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 53(15):2261-2268. CSTR:

      摘要 (98) HTML (0) PDF 3.92 M (1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9例初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初次治疗前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和骨髓常规结果,计算NLR、MLR和PL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临界值为2.682、MLR的临界值为0.317、PLR的临界值为147.786,将患者分为高/低NLR组(n=61,n=98)、高/低MLR组(n=76,n=83)、高/低PLR组(n=59,n=100)。与高NLR组比较,低NLR组血钙<2.5 mmol/L及肌酐<177 μmmol/L时所占比例较高(P<0.05);低MLR组和高MLR组不同血钙、肌酐及DS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和高PLR组血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高NLR组、高MLR组及高PLR组完全缓解率均明显低于相应低组别(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00 g/L、高PLR是影响MM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是影响MM患者总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MLR、PLR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评估MM患者的预后。

    • IVF-ET术后GDM患者的妊娠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 53(15):2269-2276. CSTR:

      摘要 (88) HTML (0) PDF 2.98 M (1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受孕方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产检且分娩的1 45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436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自然受孕的1 017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χ 2检验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体重变化、血糖合格率、母婴妊娠结局及相关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权重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IVF-ET是GDM患者发生首次剖宫产(OR=1.809,95%CI:1.339~2.442)、早产(OR=1.622,95%CI:1.090~2.413)、产后出血(OR=2.377,95%CI:1.406~4.018)、胎盘粘连(OR=1.971,95%CI:1.211~3.209)、低出生体重儿(OR=2.232,95%CI:1.354~3.68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产次、年龄、胎数、孕期总增重、IVF-ET和瘢痕子宫建立联合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概率P=e Logit(P)/(1+e Logit(P)),Logit(P)=β1X1+β2X2+…+βnXn。该模型对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联合预测效能较好,AUC约0.8,均大于各独立危险因素的AUC。结论由产次、年龄、胎数、孕期总增重、IVF-ET和瘢痕子宫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对GDM患者剖宫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2型糖尿病合并脑小血管病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 53(15):2277-2283. CSTR:

      摘要 (61) HTML (0) PDF 3.95 M (1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和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小血管病变(CSV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19例T2DM合并CSVD患者。根据CSVD影像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14)和重度组(n=305)。收集相关人口学、实验室、影像学指标资料。通过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T2DM合并CSV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拟合优度评估,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曲线分析胱抑素C(Cys C)、白蛋白/球蛋白(A/G)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量效关系。结果重度组男性占比、年龄大于轻度组,中性粒细胞、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肌酐(Crea)、尿酸(UA)、尿素(Urea)、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球蛋白(GLB)、Cys C水平高于轻度组,淋巴细胞、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B)、A/G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G、Cys C是T2DM合并CSV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CI:0.610~0.706),拟合良好(P=0.520)。RCS拟合曲线显示,Cys C≥0.618 mg/L与患者CSVD影像学评分呈线性关系(P=0.035),A/G≥1.268与患者CSVD影像学评分呈非线性关系(P=0.007)。结论高龄、男性、Cys C升高、A/G下降是T2DM合并CSV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TXNIP、NLRP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

      2024, 53(15):2284-2290. CSTR:

      摘要 (52) HTML (0) PDF 7.31 M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TXNIP、NLRP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继发病变、冠心病猝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经尸体解剖提取的105例心脏冠状动脉标本及来源者相关资料。根据冠状动脉有无硬化斑块将其分为无病变组(n=20)和斑块组(n=85),再根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继发病变及其是否为冠心病猝死案例将斑块组分为非冠心病猝死组(n=25)、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n=30)和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n=30)。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制片及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内膜及病灶厚度、纤维帽厚度、坏死灶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冠状动脉TXNIP、NLRP3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与无病变组比较,其余3组内膜及病灶厚度、纤维帽厚度、坏死灶厚度更厚,管腔狭窄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比较,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内膜及病灶厚度、坏死灶厚度更厚,管腔狭窄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变组冠状动脉管壁未见TXNIP、NLRP3蛋白表达。非冠心病猝死组TXNIP、NLRP3蛋白强阳性表达率为40.0%、36.0%,弱阳性表达率为32.0%、36.0%,较弱阳性表达率为28.0%、28.0%;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强阳性表达率为50.0%、43.3%,较强阳性表达率为33.3%、36.7%,弱阳性表达率为16.7%、20.0%;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强阳性表达率为73.3%、76.7%,较强阳性表达率为26.7%、23.3%。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冠状动脉TXNIP、NLRP3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斑块内TXNIP与NLRP3表达的吸光度值、蛋白及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TXNIP、NLRP3表达水平与内膜及病灶厚度呈正相关,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P<0.05);冠状动脉坏死灶厚度与TXNIP、NLRP3呈正相关(P<0.05)。结论TXNIP、NLRP3可作为冠心病猝死的诊断指标。

    •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

      2024, 53(15):2291-2295. CSTR:

      摘要 (46) HTML (0) PDF 1.38 M (1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30例E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评估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至2023年8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7.3(15.1,19.4)个月,1年OS率为83.3%(95%CI:64.3%~94.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7(6.4,12.1)个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4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23例(76.7%)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明显延长了ES-SCLC患者中位OS、PF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与早期预后的关系

      2024, 53(15):2296-2300. CSTR:

      摘要 (51) HTML (0) PDF 1.38 M (1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指标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麻省理工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和飞利浦医疗联合发布的重症医学开放数据库(MIMIC-Ⅳ V2.0版本)中选取2008-2019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肺部受损的原因进行分类,对比不同ARDS患者凝血指标及28 d病死率(m28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m28d的危险因素。结果肺源性ARDS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最大值(PTmax)明显低于非肺源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PLTmin、PLTmax、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和死亡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最小值(INRmin)、国际标准化比值最大值(INRmax)、凝血酶原时间最小值(PTmin)、PTmax、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最大值(APTTmax)、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min、INRmax、PTmin、PTmax、APTTmax预测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607、0.624、0.610、0.620及0.64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max(OR=1.011,95%CI:1.001~1.022,P=0.029)是影响ARDS患者m28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浆PLT水平存在差异,入住ICU第1天APTTmax是影响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尿酸血症对距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2024, 53(15):2301-2307. CSTR:

      摘要 (93) HTML (0) PDF 4.31 M (1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高尿酸血症和非高尿酸血症的距骨软骨损伤(OLTs)行关节镜微骨折术后的疗效差异并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8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3例OL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血尿酸水平是否>420 μmol/L分为高尿酸血症组 (22例) 和非高尿酸血症组 (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 (ROM)、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软骨修复组织的磁共振评分系统(MOCART)评分及术后满意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504.35±86.4)μmol/L]术前血尿酸水平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332.56±45.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ROM、AOFAS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P<0.00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术前、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术后AOFA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r 2=0.076,P=0.041)。高尿酸血症组的术后末次随访MOCART评分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软骨缺损修复填充程度情况和修复组织与相邻软骨融合情况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OLTs临床疗效好,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差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微骨折术后AOFAS评分呈负相关。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2024, 53(15):2308-2312. CSTR:

      摘要 (45) HTML (0) PDF 1.39 M (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VTE分为VTE组(n=33)和非VTE组(n=37)。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有无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相关变量对肺癌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分层能力。结果两组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ALB)、D-二聚体(D-D)、血浆黏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II、肿瘤分期(Ⅲ~Ⅳ期)、血浆黏度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horana评分、SII、改良Khorana评分、NLR、PLR的AUC分别为0.747、0.776、0.866、0.754、0.672。SII对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预测效能优于Khorana评分、NLR及PLR。结论高SII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效能优于NLR、PLR、Khorana评分,且可用于优化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用其对肺癌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分层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PⅠNP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2024, 53(15):2313-2318. CSTR:

      摘要 (45) HTML (0) PDF 1.59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Ⅰ型原胶原N肽前端(PⅠNP)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8月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就诊的99例儿童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就诊季节、Tanner分期,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N-MID),分析不同性别、PⅠNP水平的儿童一般资料,以及PⅠNP与生长速率的偏相关性,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ⅠNP预测儿童生长速率缓慢的效能。结果不同PINP水平的儿童身高标准差、Tanner分期、β-CTx、N-MID、抽血后身高、抽血后生长速率、生长速率缓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中,PⅠNP与β-CTx(r=0.671)、N-MID(r=0.506)、抽血前生长速率(r=0.551)、抽血后生长速率(r=0.474)存在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中,PⅠNP与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呈线性正相关,随着PⅠNP数值越大,儿童过去或未来3个月的身高生长速率可能越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当PⅠNP<434.8 ng/mL时,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存在缓慢的风险(AUC为0.819,95%CI:0.712~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8.6%)。结论PⅠNP水平可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中过去或未来3个月的身高生长速率,对儿童生长速率缓慢有一定预测价值。

    • 分期个体化治疗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下肢复杂畸形的临床疗效

      2024, 53(15):2319-2323. CSTR:

      摘要 (56) HTML (0) PDF 3.64 M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分期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复杂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治的10例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下肢复杂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期行软组织松解、肌腱转移联合Ilizarov 技术矫正马蹄内翻畸形,二期根据患者术后步态及下肢畸形程度予以个体化适量截骨辅助增加Ilizarov外架延长、踝上截骨术及股骨远端截骨术等相关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18个月踝关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8个月下肢生物力线相关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为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无针道口、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6~24个月。术后各时间点AOFAS评分较术前查体时增加(P<0.05),VAS评分较术前查体时降低(P<0.05)。术后18个月下肢生物力线相关影像学参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分期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复杂下肢畸形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2024, 53(15):2324-2329. CSTR:

      摘要 (37) HTML (0) PDF 4.01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53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2017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55)和普通脓毒症组(SA组,n=98)。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随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测效能,纳入2023年4-7月的66例脓毒症患者进行验证,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PL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PLT、D-D、t-PAIC、TM是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PLT、D-D、t-PAIC、TM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14],该模型拟合良好(χ 2=12.593,P=0.127);验证组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UC=0.888),该模型拟合良好(χ 2=7.996,P=0.333)。t-PAIC<19.27 μg/mL组比t-PAIC≥19.27 μg/mL组、TM<16.11 TU/mL组比TM≥16.11 TU/mL组的中位OS时间更长(P<0.05)。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模型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有较好的预测效能,t-PAIC、TM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特点

      2024, 53(15):2330-2333. CSTR:

      摘要 (51) HTML (0) PDF 1.01 M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IgA检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住院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且初诊为HSP的29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免疫荧光IgA检测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腹痛、呕吐、便血、皮疹、关节肿痛、睾丸肿痛等。血红蛋白降低(<110 g/L)3例(10.3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0.6×10 9/L)1例(3.45%),血清总IgE增高8例(27.59%)。食物特异性IgE阳性4例(13.79%),包括蟹、坚果、大豆、艾蒿各1例(3.45%)。22例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其中腹腔积液5例(17.24%),盆腔积液4例(13.79%),肠壁水肿增厚15例(51.72%)。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9例(100.00%),糜烂24例(82.76%),黏膜粗糙10例(34.48%),溃疡8例(27.59%),点状出血灶6例(20.69%)。黏膜病理主要表现为黏膜炎症伴IgA沉积10例(34.48%)。免疫荧光IgA检测阳性10例(34.48%)。结论在高度怀疑腹型HSP时,可尽早行内镜检查评估黏膜病变程度并完善免疫荧光IgA检测进一步明确病因。

    • 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程研究

      2024, 53(15):2334-2338. CSTR:

      摘要 (30) HTML (0) PDF 1.02 M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对氧依赖早产儿的临床受益。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入住该院新生儿科219例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以停氧为目标导向咖啡因治疗,n=108)和对照组(常规咖啡因治疗,n=111)。比较两组呼吸暂停复发、重复使用咖啡因、停用咖啡因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停用咖啡因纠正胎龄更大[(35.9±1.7)周 vs.(34.4±1.5)周],住院时间更长[(64.62±20.60)d vs.(57.96±1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暂停复发率、咖啡因重复使用率、用氧时间、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费用,以及≥Ⅱ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发生率及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不能减少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复发风险及氧依赖,且有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的构建

      2024, 53(15):2339-2342. CSTR:

      摘要 (46) HTML (0) PDF 1018.12 K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为该术式术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邀请专家对初稿内容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方案终稿。结果方案初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8个三级条目。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3。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数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最终形成方案终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31个三级条目。结论该方案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 中国女性乳腺癌2013-2021年死亡变化趋势

      2024, 53(15):2343-2348. CSTR:

      摘要 (27) HTML (0) PDF 1.04 M (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和整理2013-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乳腺癌相关的死亡率(M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死亡数、城乡别死亡数等指标,分析MR、ASMR、早死寿命损失年(YLL)率等指标趋势变化,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表示,不同地区APC的比较采用Fisher置换检验。结果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累计死亡88 112例,年平均MR为7.56/10万,ASMR为6.34/10万。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MR(APC=2.12%,t=5.414,P<0.001),农村地区MR(APC=2.84%,t=7.581,P<0.001),农村地区YLL率(APC=1.61%,t=3.588,P=0.009)呈上升趋势;40~<45岁MR呈下降趋势(APC=-2.76%,t=-4.689,P=0.002),70~<75岁(APC=1.41%,t=2.494,P=0.041)、75~<80岁(APC=3.05%,t=3.690,P=0.008)、80~<85岁(APC=1.82%,t=2.909,P=0.023)呈上升趋势。城市和农村地区女性MR和ASMR的AP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指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乳腺癌的综合防治,降低女性乳腺癌死亡风险。

    • 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2024, 53(15):2349-2352. CSTR:

      摘要 (34) HTML (0) PDF 1019.83 K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额颞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82),采用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48)。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入院时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估量表(GCS)评分、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重度水肿发生率、枕部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更低,良好预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区脑组织水肿反应轻,神经功能可得到更好的保护,患者良好预后率更高。

    •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24, 53(15):2353-2356. CSTR:

      摘要 (54) HTML (0) PDF 1022.02 K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1例,其中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组35例(研究组)、术后亚低温治疗组36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即刻、6 h、24 h、72 h和7 d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CRP、IL-6水平、NIHS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血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72 h和7 d,研究组患者的血CRP及血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比术后亚低温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生物阻抗向量分析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水化的指导价值

      2024, 53(15):2357-2361. CSTR:

      摘要 (33) HTML (0) PDF 1.02 M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生物阻抗向量分析(BIVA)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水化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提供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客观指标,减少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3年8-10月该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CAG的7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集血生化、血氨基端前脑钠肽(NT-ProBNP),使用BIVA获得患者术前身体水分情况;收集实验室数据和对比剂用量信息。使用SPSS27.0软件分析患者术前身体水分情况与术后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CI-AKI发生的相关性。通过公式计算本研究身体总水分推荐范围(90%概率)。结果CAG患者术前测定的身体总水分与术后第1天的eGFR呈弱正相关(相关系数0.19,P=0.02);身体总水分与术后第1天肌酐水平呈弱负相关(相关系数-0.23,P<0.01),与术后第3天肌酐水平呈弱负相关(相关系数-0.24,P=0.04),与术后CI-AKI发生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0.35,P<0.01);体水分占比与术后第3天eGFR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22,P=0.01)。以CAG患者不发生CI-AKI为目标,本研究身体总水分推荐范围(90%概率)为不低于33.25 L。结论BIVA对CAG患者水化具有指导意义。

    • 9例咽峡炎链球菌致脓胸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 53(15):2362-2365. CSTR:

      摘要 (44) HTML (0) PDF 1020.61 K (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咽峡炎链球菌(SA)致脓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SA致脓胸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年龄(60.8±12.8)岁,均有基础疾病,同时伴有发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病时间(6.1±2.2)d,住院时间(19.33±7.48)d。 9例患者均表现为血清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胸腔积液葡萄糖(GLU)下降,大部分患者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升高,4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药敏试验提示5例患者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1例患者对头孢曲松耐药。9例患者经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SA致脓胸患者好发于伴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潜伏期短,住院时间长,感染指标高,存在营养不良,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

    • >综述
    • 肺动脉高压疾病经济负担现状的研究进展

      2024, 53(15):2366-2369. CSTR:

      摘要 (69) HTML (0) PDF 1.00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进行性、致命的疾病,其昂贵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该文就国内外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疾病经济负担现状进行回顾,旨在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和有效制定卫生医疗政策提供参考。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 53(15):2370-2375. CSTR:

      摘要 (57) HTML (0) PDF 1.06 M (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银屑病主要是由免疫介导、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难治性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生物制剂为银屑病治疗带来里程碑式进步,然而,抗TNF-α疗法存在不良答应,其局限性可能与TNF-α不同受体激活后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不同有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是TNF-α的关键受体之一,在与TNF-α结合后,可激活核因子-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转录激活子3(STAT3)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炎症、表皮稳态、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提示TNFR2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既往研究往往忽视TNFR2在抗TNF-α疗法中的作用,因此,该文综述了TNFR2的结构、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为探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 氧化应激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2024, 53(15):2376-2380. CSTR:

      摘要 (60) HTML (0) PDF 1.02 M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多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但仍局限于疾病发生后的阶段,对亚疾病时期人群的关注较少,且相关干预措施中的饮食干预仍着重于钙质及维生素D的补充,缺乏抗氧化应激饮食的指导。该文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和机制进行归纳,并结合当下的骨质疏松症相关护理干预进展,提出年龄阶梯式骨密度检查结合超早期护理干预的思考,以期改善人群骨密度水平,为寻求新的防治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措施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进展

      2024, 53(15):2381-2387. CSTR:

      摘要 (63) HTML (0) PDF 1.07 M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ACL损伤后出现的膝关节功能减退,可严重影响膝关节整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同时也会增加ACL再次损伤的风险。本体感觉训练不但能够增强膝关节的平衡能力,而且还能增强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ACL损伤后本体感觉的变化及ACL损伤后本体感觉康复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升ACL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参考。

    • >临床护理
    • STABLE模式对早产儿转运结局的影响

      2024, 53(15):2388-2390. CSTR:

      摘要 (51) HTML (0) PDF 986.15 K (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TABLE模式对早产儿转运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就诊的148例转运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3)和模式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进行转运管理,模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TABLE模式进行转运管理。比较两组转运结局、早产儿体温及其他体征变化、转运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式组转运有效率更高(98.67% vs. 89.04%),转运后正常体温患儿比例更高(97.33% vs. 86.31%),轻度低体温患儿比例更低(2.67% vs. 13.69%),转运时间[(25.63±3.56)min vs. (31.90±3.93)min]和住院时间[(28.28±3.27)d vs. (34.12±3.07)d]更短,家长满意度更高(97.33% vs. 8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BLE模式可改善早产儿转运结局。

    • 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24, 53(15):2391-2395. CSTR:

      摘要 (42) HTML (0) PDF 1.01 M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潍坊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HE Ⅱ)评分、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Marsh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0、15.941、14.724、19.19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3、-14.982、18.553,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风险患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基于互联网+IMB的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4, 53(15):2395-2400. CSTR:

      摘要 (57) HTML (0) PDF 1.02 M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互联网+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质性访谈、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选取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2022年1-8月入组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入组的47例患者为试验组,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4周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2=4.965,P=0.044)。结论基于互联网+IMB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