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 2024年第53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指南解读
    • 《帕金森病的多学科康复护理:国际共识声明》解读

      2024, 53(23):3521-3526.

      摘要 (116) HTML (0) PDF 1.10 M (1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复杂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学科康复护理在改善疾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国内外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得到广泛推荐。2024年1月,国际帕金森基金会发布《帕金森病的多学科康复护理:国际共识声明》,对国内外帕金森病康复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意见进行了分析与汇总。该文拟对该共识的7个方面内容进行解读,包含帕金森病康复护理的5项基本内容、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及新兴康复疗法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临床开展高质量的帕金森病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 >基础研究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松木屑烟雾溶液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 53(23):3527-3534.

      摘要 (75) HTML (0) PDF 7.88 M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松木屑烟雾溶液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后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hAMSCs对PM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AMSCs和大鼠PMVECs,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hAMSCs和PMVECs。实验分组:Control组(正常培养的PMVECs)、Smoke组(用烟雾致伤液致伤PMVECs)、Smoke+hAMSCs组(用烟雾致伤液致伤PMVECs后,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将hAMSCs与PMVECs共培养)。在共培养后12、24 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MVE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MVECs凋亡、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hAMSCs和PMVECs,鉴定hAMSCs表面标志物CD105(95.4%)、CD73(99.8%)和CD90(99.8%)呈强阳性表达,CD34、CD45、CD14、CD19和HLA-DR(共为1.96%)呈微弱表达,PMVECs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且与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SI)结合也为阳性。在共培养12、24 h观察时间点,与Control组比较,Smoke组中PMVECs增殖活性受抑制(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TNF-α 和IL-6表达水平上调(P<0.05);Smoke+hAMSCs组中PMVECs细胞的增殖活性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加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上调现象较Smoke组被逆转(P<0.05)。结论在烟雾溶液致伤PMVECs后,hAMSCs可降低PMVECs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其增殖活性并抑制其凋亡,从而对PMVECs起保护作用。

    • 以牛蛙为实验对象药物拮抗参数测定的教学实验条件构建

      2024, 53(23):3535-3539.

      摘要 (48) HTML (0) PDF 4.47 M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对象牛蛙在药效动力学实验-药物量效曲线绘制及竞争性拮抗剂pA2测定中的应用。方法以牛蛙腹直肌为标本,采用半对数摩尔浓度累积给药法,观察竞争性拮抗药筒箭毒碱对激动剂乙酰胆碱(ACh)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以200~250 g牛蛙(雌雄不限)的腹直肌为标本,1.3×10 -4~1.3×10 -1 mol/L系列浓度的ACh溶液能够使大多数标本在第2、3次给药时引起收缩反应,且可使标本的收缩达到最大效应;0.4×10 -3 mol/L筒箭毒碱溶液可有效拮抗ACh的作用;此外标本产生的收缩效应与实验动物为蟾蜍时的效应具有高度相关性(r>0.90)。结论牛蛙拮抗参数测定条件可满足实验要求。

    •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小檗碱联合槲皮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2024, 53(23):3540-3545.

      摘要 (70) HTML (0) PDF 5.31 M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小檗碱联合槲皮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雌性大鼠根据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檗碱组、槲皮素组及小檗碱+槲皮素组,每组6只。在大鼠皮下每天注射脱氢表雄酮,构建PCOS模型。药物连续干预21 d后,称重各组大鼠体重和卵巢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卵巢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ELISA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卵巢的表现为多囊样,闭锁卵泡增多,体重和卵巢质量均增加(P<0.01),LH、T、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1),FSH水平降低(P<0.01),TLR4和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槲皮素组和小檗碱+槲皮素组卵巢囊性扩张降低,闭锁卵泡减少,局部卵巢形态与空白对照相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体重降低(P<0.05),小檗碱组和槲皮素组中LH、T、IL-6、TNF-α水平降低(P<0.01),TLR4和p-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卵巢质量也降低(P<0.01);但小檗碱组和槲皮素组FSH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槲皮素组体重和卵巢质量均降低(P<0.01),FSH水平升高(P<0.01),LH、T、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1),TLR4和p-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联合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调节FSH、LH、T分泌,减少IL-6、TNF-α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卵巢功能。

    • >临床研究
    • 2017-2023年某院传染病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分析

      2024, 53(23):3546-3551.

      摘要 (82) HTML (0) PDF 1.08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传染病专科医院2017-2023年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及特点,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某院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对医院感染率、不同病区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收治患者93 254例,医院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呈下降趋势(P<0.05)。艾滋病病区患者感染例次率为3.75%,高于结核病病区的0.79%(P<0.05),且2017-2023年两个病区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呈下降趋势(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61.56%)、血液系统(9.44%)和泌尿系统(8.61%)为主。共检出病原菌803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63.89%),前5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6.19%)、大肠埃希菌(15.57%)、鲍曼不动杆菌(10.83%)、铜绿假单胞菌(8.8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22%)。易感因素前3位分别是免疫功能低下(58.78%)、长期使用抗生素(11.29%)和使用呼吸机(9.20%)。结论主动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能准确掌握发病趋势,为防控重点提供方向和数据支撑。

    • 基于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抑郁症与多种骨关节炎间的因果关系

      2024, 53(23):3552-3558.

      摘要 (136) HTML (0) PDF 10.02 M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抑郁症与膝、髋、手部、脊柱及早期骨关节炎(OA)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选择具有确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与多种OA(膝、髋、手、脊柱及早期)的数据。设定暴露为抑郁症,结局为多种OA时为正向分析,反之为反向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结合简单加权模型、MR-Egger模型法、加权中位数模型及加权模式模型进行结果判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多效性、异质性、离群值及敏感性检验,以判断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正向分析:抑郁症与膝OA(IVW:P=0.010,OR=1.65,95%CI:1.13~2.41)、脊柱OA(IVW:P<0.001,OR=2.92,95%CI:1.70~5.01)、早期OA(IVW:P=0.002,OR=5.23,95%CI:1.83~14.90)存在因果关系。未发现抑郁症与髋OA、手OA的因果关系。反向分析:膝OA、髋OA及手OA与抑郁症间的因果关系不明确,由于脊柱及早期OA作为暴露时提取的工具变量(IVs)较少,故未从反向分析两者与抑郁症间的因果关系。以上分析结果在多效性、异质性、离群值及敏感性检验时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故其结果可信。结论抑郁症与膝OA、脊柱OA及早期OA间存在明显的单方向正向因果关系。

    • 复发性流产患者维生素D与抗磷脂抗体水平相关性研究

      2024, 53(23):3559-3564.

      摘要 (54) HTML (0) PDF 1.73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维生素D与抗磷脂抗体(APL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SA门诊就诊的RSA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维生素D缺乏合并APLa异常的RSA患者34例(研究组),对其进行补充维生素D干预,动态监测其维生素D和APLa水平;选取同期非RSA门诊就诊的27例RSA患者作为对照组,且患者均为维生素D缺乏合并APLa异常同时未补充维生素D干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两组维生素D与APLa水平的关系,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的年龄和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维生素D与APLa水平间呈负相关(P<0.001);治疗后维生素D水平明显升高而APLa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在RSA患者中,维生素D与APLa水平呈负相关性,监测与评估维生素D与APLa水平,孕前采用维生素D尽早干预,可预防RSA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经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结局与内镜特点分析

      2024, 53(23):3565-3569.

      摘要 (44) HTML (0) PDF 5.15 M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结局与内镜特点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有Hp感染历史,并接受标准化Hp根除疗程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Hp根除治疗后经碳13呼气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纳入Hp根除组(n=60),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测、Hp粪便抗原试验或碳13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纳入Hp未根除组(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资料,靶向活检不确定胃癌的未确诊患病率。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萎缩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病灶位置、宏观类型、色调及肿瘤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根除组在胃下1/3的占比最高(53.33%),Hp未根除组在胃上1/3占比最高(63.64%);在宏观类型方面,Hp根除组凹陷类型的占比最高(65.00%),而Hp未根除组隆起类型的占比最高(59.09%);在色调方面,Hp根除组红色的占比最高(83.33%);Hp根除组肿瘤直径<20 mm的占比较高(76.67%),而Hp未根除组肿瘤直径≥20 mm的占比较高(72.73%)。预处理内镜期间,Hp根除组靶向活检不确定胃癌的未确诊患病率为28.33%(17/60),高于Hp未根除组的4.5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19,P=0.045)。结论Hp根除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影响。

    • 血尿素氮联合二氧化碳结合力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4, 53(23):3570-3574.

      摘要 (52) HTML (0) PDF 1.39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联合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38例AIS患者病历资料,收集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n=157)、预后不良组(mRS≥3分,n=81)。比较两组静脉溶栓前WBC、红细胞计数(RBC)、PLT、Na +、K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UA/Cr、CO2-CP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应指标对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入院NIHSS评分、血糖、BUN、CO2-C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1.308,95%CI:1.119~1.528)和CO2-CP(OR=0.676,95%CI:0.589~0.776)是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UN、CO2-CP联合评价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95%CI为0.800~0.901,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82.8%,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BUN联合CO2-CP预测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GP73、IL-2R、miR-21预测慢性乙肝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2024, 53(23):3575-3580.

      摘要 (72) HTML (0) PDF 1.83 M (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绵阳四0四医院收治的106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类和临床数据,将S0~S1期作为轻度肝纤维化组(n=80),S2~S4期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组(n=26)。分析血清GP73、IL-2R、miR-21与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以发生显著肝纤维化为因变量,纳入性别、年龄、BMI、血清GP73、IL-2R、miR-21、乙型肝炎DNA载量及抗HBs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显著肝纤维化组GP73、IL-2R、miR-2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血清GP73(r=0.472)、IL-2R(r=0.625)、miR-21(r=0.663)水平与显著肝纤维化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P73、IL-2R为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GP73≥150.75 ng/mL、IL-2R≥698.6 pg/mL,可对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发生率进行预测。三者联合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最大(0.976),灵敏度(96.2%)和特异度(90.0%)最高。结论血清GP73、IL-2R联合miR-21对显著肝纤维化有较好预测价值。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不同给药时间对<3月龄婴儿腰椎穿刺术的镇痛效果

      2024, 53(23):3581-3584.

      摘要 (49) HTML (0) PDF 1.05 M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不同给药时间对<3月龄婴儿腰椎穿刺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儿科行腰椎穿刺的120例<3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一、二、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腰椎穿刺前穿刺局部无药物干预,观察一、二、三组分别于腰椎穿刺前10、30、60 min以穿刺点为中心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0.5 g、5 cm 2,比较4组腰椎穿刺穿刺前1 min、穿刺开始1 min、穿刺后3 min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和穿刺成功率。结果与穿刺前1 min比较,穿刺开始1 min和穿刺后3 min 4组NIPS评分更高(P<0.05);穿刺开始1 min和穿刺后3 min观察一、二、三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二、三组低于观察一组(P<0.05)。与穿刺前1 min比较,除穿刺后3 min观察三组心率更慢外,4组其余时刻心率更快(P<0.05);穿刺开始1 min和穿刺后3 min观察一、二、三组心率慢于对照组,且观察二、三组慢于观察一组(P<0.05)。4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二、三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3月龄婴儿腰椎穿刺术前30 min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提升穿刺成功率。

    • 不同类型多叶准直器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2024, 53(23):3585-3589.

      摘要 (41) HTML (0) PDF 1.08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多叶准直器(MLC)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5月到2024年1月该院接受放疗的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Agility TM-MLC和MLCi2-MLC两种宫颈癌术后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PTV)剂量学参数、危及器官受照剂量、γ通过率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与MLCi2-MLC比较,Agility TM-MLC的V45、适形性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LCi2-MLC比较,Agility TM-MLC的膀胱V30、V40、平均剂量(Dmean),直肠V10、V20、V30,左股骨头V10、Dmean及小肠V10、V30、Dmean 、最大剂量(Dmax)更低,膀胱V45、直肠V45、右股骨头V2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LCi2-MLC比较,Agility TM-MLC的γ通过率更低[(98.31±0.64)% vs. (99.7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gility TM-MLC与 MLCi2-MLC的MU比较(996.74±65.46 vs. 996.80±4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ility TM-MLC的PTV适形性、均匀性及在高、低剂量区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康复效果

      2024, 53(23):3590-3595.

      摘要 (66) HTML (0) PDF 1.10 M (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dP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的70例d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rTMS治疗,观察组给予rTMS联合CBT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6周两组抑郁症状缓解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动思维问卷(ATQ)评估抑郁症状程度、负性自动思维、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HAMD、SDSS、ATQ评分的治疗方式、时间因素和时间与治疗方式的交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AMD、SDSS、ATQ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依次下降(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第4、16周HAMD、SDSS、AT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CBT治疗dPD抗抑郁明显,改善负性思维及提高社会功能。

    • 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质量、脑氧代谢及定量脑电图指标的影响

      2024, 53(23):3596-3601.

      摘要 (58) HTML (0) PDF 1.15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质量、脑氧代谢及定量脑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试验组全身麻醉诱导使用瑞马唑仑0.1 mg/kg,1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术中以0.1 mg·kg -1·h -1持续静脉泵入直至术毕。对照组全身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0.05 mg/kg,1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术中以生理盐水0.1 mg·kg -1·h -1持续静脉泵入直至术毕。瑞马唑仑或咪达唑仑注射完成后使用其他药物继续诱导。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脑电波alpha频段平均功率谱密度,简易智力检测量表(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4、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4、T5时的Da-jvO2、CE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脑电波alpha频段平均功率谱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24、72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压、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并可改善苏醒质量、脑氧代谢及脑电图alpha频段功率谱密度,减少认知功能损伤,降低POCD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小儿川崎病心脏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024, 53(23):3602-3607.

      摘要 (62) HTML (0) PDF 1.09 M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心脏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74例典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有无扩张分为无CAL的川崎病患儿(CAL -组,n=44)和合并CAL的川崎病患儿(CAL +组,n=30),CAL +组治疗2个月再根据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分为CAL +恢复组(n=17)和CAL +持续扩张组(n=13)。比较3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与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比值(IVST/LVPWT)、主动脉根部内径与主肺动脉内径比值(AORD/MPAD)、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比值、冠状动脉内径与体表面积比值、主动脉与肺动脉最大压力比值、左心室短轴缩短百分率(FS)、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差异。结果与CAL -组、CAL +恢复组比较,CAL +持续扩张组急性期、临床痊愈1个月时IVST/LVPWT明显增大(P<0.05)。与CAL -组、CAL +持续扩张组比较,CAL +恢复组急性期、临床痊愈期AORD/MPAD更小(P<0.05)。与CAL -组比较,CAL +持续扩张组临床痊愈期AORD/MPAD更小(P<0.05)。与CAL +持续扩张组比较,CAL +恢复组急性期、临床痊愈期及临床痊愈1、2个月左、右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比值和左、右冠状动脉与体表面积比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痊愈期,与CAL -组比较,CAL +持续扩张组主动脉与肺动脉最大压力比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期、临床痊愈期、临床痊愈1、2个月EF、FS、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心脏功能检测可作为CAL预后评估指标。

    • 无创机械通气结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4, 53(23):3608-3612.

      摘要 (65) HTML (0) PDF 1.06 M (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结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状况,包括机械通气使用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追加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酸碱度(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10]、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并发症[呕吐、腹胀、鼻黏膜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pH、PaO2值增高,PaCO2降低(P<0.05);炎症因子NF-κB、PCT、IFN-γ、IL-6水平降低,而IL-10水平增高(P<0.05);心肌损伤指标CK-MB降低,氧化应激指标SOD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临床状况、血气指标及减少炎症和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精准运动云技术体系在血压异常人群的效果研究

      2024, 53(23):3613-3618.

      摘要 (42) HTML (0) PDF 1.07 M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精准运动云技术体系对血压异常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该院慢病管理中心100例血压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高值组和Ⅰ级高血压组,每组50例。通过常规体检、问卷调查、运动测试后,开展“五位一体”个性化干预指导,并实施远程监控管理,以心率监控运动强度的大小,督导精准运动的落实,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各项指标改变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血压高值组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中心动脉压、血管增长指数降低,心肺耐力、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Ⅰ级高血压组在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中心动脉压、血管增长指数降低,心肺耐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中心动脉压、血管增长指数、甘油三酯降低,心肺耐力、血肌酐、血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运动云技术体系与血压的改善有相关性,建议在血压高值和Ⅰ级高血压的人群中推广使用。

    • >循证医学
    • 膳食炎症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2024, 53(23):3619-3624.

      摘要 (101) HTML (0) PDF 2.04 M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旨在系统评价膳食炎症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3年9月1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8项观察性研究,共96 904例孕妇。meta分析结果揭示,在分类膳食炎症指数中,相较于膳食炎症指数抗炎倾向组,膳食炎症指数促炎倾向组个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加(OR=1.27,95%CI:1.07~1.50,P=0.006);在连续膳食炎症指数中,膳食炎症指数每升高1个单位,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随之增加29%(OR=1.29,95%CI:1.13~1.48,P<0.001)。在亚组分析中,大多数分层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膳食炎症指数评分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予以验证。

    • 社区老年人肌少症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 53(23):3625-3632.

      摘要 (64) HTML (0) PDF 2.17 M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社区老年人肌少症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制订科学、有效的老年人肌少症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根据PIPOST原则构建循证问题,检索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DynaMed、国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指南网、梅斯指南网、医脉通、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老年人肌少症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日。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7篇专家共识、10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总结出包括筛查与评估、膳食营养管理、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4个方面的42条证据,其中A级推荐25条,B级推荐17条。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医疗条件和患者个体因素选择最佳证据,指导老年肌少症患者安全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综述
    • 1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4, 53(23):3633-3638.

      摘要 (55) HTML (0) PDF 1.10 M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神经纤维瘤病(NF)作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分为1型与2型NF。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NFS)主要为1型,1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NF1-S)在脊柱解剖学及形态学上表现为顶椎旋转和椎弓根形态异常,导致侧凸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难度与风险极大。为提高手术安全性,该文深入探讨NF1-S患者的椎弓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结构,分析不同椎弓根螺钉辅助置入技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促进治疗水平提升。

    • 老年人口腔健康不良可干预因素研究进展

      2024, 53(23):3639-3644.

      摘要 (43) HTML (0) PDF 1.10 M (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老年人口腔健康不良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早期识别老年人口腔健康不良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促进口腔健康有重要意义。该文回顾国内外老年口腔健康相关文献,从口腔环境、生活方式、口腔健康素养、老年综合征4方面对老年人口腔健康不良可干预性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口腔健康问题的预防提供参考。

    • 睡眠障碍影响口腔溃疡后黏膜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 53(23):3645-3650.

      摘要 (44) HTML (0) PDF 1.10 M (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腔溃疡是指黏膜上皮完整性发生破坏,其发生、发展受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全身亚健康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睡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的睡眠障碍可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失调及代谢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黏膜愈合密切相关,睡眠障碍是黏膜愈合受损的潜在风险因素。动物研究证实,睡眠剥夺加重大鼠口腔溃疡症状,延迟口腔溃疡愈合,但其确切细胞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对睡眠障碍影响口腔溃疡后黏膜愈合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溃疡后黏膜愈合和软组织再生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疼痛的神经环路研究相关技术应用进展

      2024, 53(23):3651-3656.

      摘要 (56) HTML (0) PDF 1.10 M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疼痛是一种与真实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适感和情感体验,或类似相关感觉的体验。然而,疼痛远非单纯的生理感觉,其背后涉及复杂的情感和神经调节机制。疼痛神经环路为复杂生物学系统,涵盖末梢神经元至大脑皮质、丘脑、杏仁核、脊髓背角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参与感知、传导和调控疼痛信号,牵涉多种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构建全面的疼痛感知过程。近年来,疼痛神经环路研究领域运用多种科学技术工具,为深入理解和治疗疼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该文通过对不同技术在疼痛神经环路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梳理,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全面的研究现状,为临床疼痛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腹膜透析导管置入麻醉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2024, 53(23):3657-3661.

      摘要 (40) HTML (0) PDF 1.08 M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膜透析导管(PDC)的建立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顺利进行腹膜透析(PD)的前提。PD前需成功置入PDC,而在放置PDC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目前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浸润麻醉(LAI)、全身麻醉(GA)、蛛网膜下腔麻醉(SA)、腹横面麻醉阻滞(TAPB)和监护麻醉(MA)等。对于PDC置入时应采用的麻醉方式尚无统一定论,每种麻醉方式均有优缺点。该文就PDC置入术前的麻醉方式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术前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lnc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 53(23):3662-3667.

      摘要 (45) HTML (0) PDF 1.10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管癌(E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作为国内EC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暂未完全明确。随着近年来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多个生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调节下游基因表达,从而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恶性进展。该文综述了lnc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调节预后、放化疗敏感性及侵袭迁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临床护理
    • 责任制目标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 53(23):3668-3670.

      摘要 (38) HTML (0) PDF 1.02 M (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目标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188例患者纳入随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94)和干预组(n=94)。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责任制目标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指标[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白蛋白、透析充分性达标率、透析间超滤量、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指标、血清白蛋白、透析充分性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超滤量(2 250.15±1 032.62)mL明显低于常规组(2 718.14±1 135.43)mL(P<0.05);此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76.89±9.57)分 vs. (68.13±7.66)分,(74.14±6.87)分 vs. (68.08±7.64)分,(71.57±7.13)分 vs. (65.23±6.77)分,P<0.001];干预组患者满意度(85/94,90.43%)明显高于常规组(66/94,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目标管理不仅有效提高了MHD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非生物型人工肝护理关键技术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 53(23):3671-3674.

      摘要 (56) HTML (0) PDF 1.04 M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护理关键技术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3年2-5月该院感染科收治的7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NBAL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NBAL护理关键技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肝病生命质量量表(LDQOL)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于治疗前3 d、治疗后3 d和出院当天评价患者肝病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1.69%(9/77) vs. 28.57%(2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 d两组LDQOL、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LDQOL、GSES评分较治疗前3 d升高,出院当天较治疗后3 d更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BAL护理关键技术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

    • >病例报道
    • 合成全血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1例

      2024, 53(23):3675-3677.

      摘要 (56) HTML (0) PDF 1.01 M (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早产儿急性肾损伤行急性腹膜透析护理1例报道

      2024, 53(23):3678-3680.

      摘要 (76) HTML (0) PDF 1.01 M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