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4(4):801-805.
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血管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将HMEC-1细胞分为Control组、CGF组、CGF+LY29400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实验及成管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内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mTOR(p-mTOR)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GF组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提升(P<0.05),且细胞内p-PI3K、p-Akt及p-mTOR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CGF组比较,CGF+LY294002组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降低(P<0.05),细胞内p-PI3K、p-Akt及p-mTOR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CGF可以通过PI3K/mTOR/Akt通路促进HMEC-1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
2025, 54(4):806-812.
摘要:目的探究微RNA-4488(miR-4488)通过调节scratch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CRT1)的表达水平影响胶质母细胞瘤(GBM)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SVG和GBM U87MG中miR-4488及SCRT1的表达水平;通过瞬时转染技术将miR-4488 mimic nc(模拟物对照)、miR-4488 mimic(模拟物组)、miR-4488 inhibitor nc(抑制剂对照组)、miR-4488 inhibitor(抑制剂组)分别导入U87MG细胞并相应分为4组;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构建的SCRT1空载质粒和SCRT1过表达质粒转染至U87MG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过表达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确认miR-4488与SCRT1的结合位点序列,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88对SCRT1的靶向调控关系。利用EdU实验评估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差异。结果与SVG细胞比较,U87MG细胞中miR-4488表达水平上调(P<0.001),SCRT1表达水平下调(P<0.001);瞬时转染后,模拟物组SCRT1表达水平较模拟物对照组下降,增殖能力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0.01,P<0.001);与之相反,抑制剂组SCRT1表达水平较抑制剂对照组上升,增殖能力未见明显变化,而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1,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U87MG细胞中SCRT1是miR-4488的作用靶点。慢病毒转染后,SCRT1过表达组较对照组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1,P<0.001)。结论miR-4488可特异性调控SCRT1的表达,进而影响GBM的迁移和侵袭特性。
2025, 54(4):813-817.
摘要:目的建立兔心脏停搏(CA)模型后,观察Toll样受体4(TLR4)拮抗剂对兔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体重2.8~3.3 kg的洁净级健康家兔,将72只家兔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A组和TLR4拮抗剂组,排除心肺复苏失败、死亡、状态欠佳的家兔,最终每组20只纳入研究。Sham组仅进行动、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无致颤、CA及心肺复苏过程;余下2组均建立心肺复苏模型。TLR4拮抗剂组在ROSC后即刻、24 h、48 h给予TLR4拮抗剂(TAK-242溶液,3 mg·kg -1·d -1),CA组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Sham组在手术操作后即刻、24 h、48 h参考TLR4拮抗剂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CA组和TLR4拮抗剂组分别于CA前及ROSC后12、24、72 h等时间点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于相同时间点检测Sham组上述指标;CA组和TLR4拮抗剂组于ROSC后72 h检测脑海马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和TLR4、核因子-κB(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于相同时间点检测Sham组上述指标。结果CA组、TLR4拮抗剂组在ROSC后12、24、72 h的NDS均低于同期Sham组和同组C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拮抗剂组ROSC后各时间点的NDS均高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TLR4拮抗剂组ROSC后12、24、72 h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同期Sham组和同组C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拮抗剂组ROSC后各时间点的血清NSE水平均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72 h,CA组、TLR4拮抗剂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拮抗剂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ROSC后72 h CA组、TLR4拮抗剂组脑组织中TLR4、NF-κB p65 mRNA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组比较,TLR4拮抗剂组TLR4、NF-κB p65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拮抗剂能减轻脑组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改善兔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关键词]心脏停搏;Toll样受体4;脑损伤;TAK-242拮抗剂
2025, 54(4):818-823.
摘要:目的研究丁酸对脓毒症相关心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8周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组,n=10)、脓毒症组(CL组,n=10)和丁酸组(BU组,n=10)。CL组和BU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模型,SH组进行相同步骤的手术操作,但不行盲肠结扎、穿孔。SH组和CL组术后30 min内采用生理盐水5 mL灌胃,BU组采用丁酸盐(500 mg/kg)生理盐水溶液5 mL灌胃。比较干预后3组间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损伤、心肌电镜线粒体损伤、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血清丁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后,CL组大鼠BNP、cTnI水平高于SH组,CO、EF低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组大鼠BNP、cTnI水平低于CL组,CO、EF水平高于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CL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均大于SH组,而BU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CL组减轻。CL组线粒体膜完整性受损,线粒体嵴不清晰,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破裂等;BU组线粒体损伤较CL组减轻。CL组、SH组、BU组丁酸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61.7±21.6)、(95.3±16.6)、(302.2±49.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组ACSL4表达水平高于SH组,GPX4表达水平低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组ACSL4表达水平低于CL组,GPX4表达水平高于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能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丁酸抑制心肌组织铁死亡相关。
钱俊英 ,乔锰 ,王舒 ,陈丽华 ,刘孟秋 ,魏荣 △,辛琳琳
2025, 54(4):824-829.
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潜在类别及其社会疏离感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选取2022年9-12月山东省多个医院376例银屑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AAQ-2)、一般社会疏离感量表(GA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plus8.0软件对心理社会适应进行潜在剖面分析,SPSS25.0软件比较不同心理社会适应类别患者的社会疏离感差异。结果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可分为2个潜在剖面:中水平心理社会适应(中水平组,31.38%)、低水平心理社会适应(低水平组,68.62%);支付方式、是否复发、银屑病分型、病程、有无家族史、皮损是否暴露、AAQ-2得分是心理社会适应潜在剖面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个潜在剖面患者G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存在异质性,可分为2个潜在剖面,应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社会适应潜在剖面的特征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2025, 54(4):830-83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育龄期女性患者激素和月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7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102例育龄期女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血液透析组,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腹膜透析组,另选取同期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在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的性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的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高于对照组,而孕酮(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FSH低于治疗前,LH、P、PRL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雌二醇(E2)、P略低于腹膜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FSH、LH、PRL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透析组月经正常率、月经紊乱率略低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经率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经后复潮率略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均能改善女性尿毒症患者激素失调情况,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改善月经紊乱情况效果更佳。
2025, 54(4):835-839.
摘要:目的探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169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1)和试验组(n=89)。对照组采用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试验组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状况、并发症、清石率及结石成分分析。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炎症及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术后发热发生率、腰痛发生率、尿红细胞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的清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5, 54(4):840-844.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5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及ESW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反复促通疗法,连续治疗4周。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中的上肢部分(FMA-UE)评定运动功能,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量表评定手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张力,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UEFT量表、MBI量表评分和M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MA-UE、UEFT量表、MBI量表评分和MAS中0、1级占比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可改善上肢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
2025, 54(4):845-851.
摘要:目的研究床旁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CSA)联合急性胃肠损伤超声(AGIUS)评分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实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该院收治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监测胃窦CSA,计算相应的胃残余量(GRV)及AGIUS评分,据此制订个体化的肠内营养实施策略。对照组采用胃管内回抽法计算GRV,用于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及感染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鼻饲肠内营养剂的喂养速率及营养液总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鼻饲时间为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饲第3、5、7天目标热量达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鼻饲第1、3、5天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逐渐下降,对照组逐渐升高,两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饲第7天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鼻饲第1天,且高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饲第7天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及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均低于鼻饲第1天,且观察组低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平均住院时间为(10.83±3.26)d,对照组为(14.55±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超声测量胃窦CSA联合AGIUS评分预测喂养不耐受的AUC为0.920(95%CI:0.848~0.963),灵敏度为95.50%,特异度为82.50%,预测准确度为87.60%。结论采用床旁超声测量胃窦CSA联合AGIUS评分作为安全有效的监测手段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良好。
2025, 54(4):852-857.
摘要:目的探讨实体肿瘤化疗过程中不同程度骨髓抑制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18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髓抑制分级情况分为0度(n=35)、Ⅰ度(n=23)、Ⅱ度(n=31)、Ⅲ度(n=21)、Ⅳ度非感染(n=51)、Ⅳ度感染(n=28)。收集并比较各骨髓抑制程度患者炎症指标[单核细胞(MO)、淋巴细胞(LY)]、网织红细胞(RET)、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炎症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复合衍生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水平,分析各指标与骨髓抑制积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骨髓抑制程度加重,MO、LY、SII、SIRI、LCR水平逐渐降低,呈现下降趋势(P<0.05);而CRP、SAA、CAR水平逐渐升高,呈现上升趋势(P<0.05)。达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时,RET、PA水平降低(P<0.05);达Ⅳ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时,NLR水平降低(P<0.05)。CRP、SAA和CAR与骨髓抑制程度呈正相关,MO、LY、RET、PA、NLR、SII、SIRI、LCR与骨髓抑制程度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Y、NLR是肿瘤患者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体肿瘤化疗导致骨髓抑制后可致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不断下降,深度骨髓抑制对患者预后不利,感染可促进肿瘤发展导致不良预后。
蒲阅丽 ,赵长英 △,郑春梅 ,吴莉娟 ,李永琳 ,明瑶 ,粟宏伟
2025, 54(4):858-862.
摘要:目的研究芪石肾舒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部和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符合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安慰剂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芪石肾舒胶囊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Scr)、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24 h尿蛋白定量(24hU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CR、Scr、24hUP、HbA1c、TNF-α、IL-6、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石肾舒胶囊联合达格列净能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CR、Scr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2025, 54(4):863-867.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在该院胃肠腺体外科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各项营养指标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oR-40情绪、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
2025, 54(4):868-873.
摘要:目的观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急性期患者的局部自发脑活动特点,并探讨急性期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和蒙医骨伤科的38例急性期mTBI患者作为mTBI组,选取同期社区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磁共振数据及收集临床评估量表数据,比较两组间大脑活动低频振幅(ALFF)及局部一致性(ReHo)差异,提取组间明显差异脑区的ALFF值及ReHo值分别与临床量表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明显差异脑区的ALFF值及ReHo值用于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结果mTBI组右侧尾状核及右侧补充运动区ALFF值明显降低,左背外侧额上回ReHo值升高,右眶部额下回ReHo值降低(P<0.05)。mTBI组左背外侧额上回ReHo值与患者创伤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呈负相关,与抽象及定向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右侧补充运动区的ALFF值与命名得分呈正相关(P<0.05)。右侧尾状核及右侧补充运动区ALFF值,左背外侧额上回及右眶部额下回ReHo值鉴别二者的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60、0.794、0.798(P<0.05)。结论右侧尾状核、右侧补充运动区、左背外侧额上回及右眶部额下回的局部自发脑活动异常改变可能与mTBI早期患者认知障碍及焦虑症状的神经病理机制有关。
2025, 54(4):874-878.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织中整联蛋白α2(ITGA2)表达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8例PTM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TGA2在PTM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ITGA2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性。根据肿瘤复发风险分层标准,比较ITGA2表达在组间的差异性。结果PTMC肿瘤组织中ITGA2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RAF基因突变(OR=2.668)、较大的肿瘤合并直径(TTD,OR=1.111)是ITGA2高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ITGA2阳性表达与肿瘤复发风险相关(P=0.009)。结论ITGA2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2025, 54(4):879-883.
摘要:目的研究引火归元熨辅助腰痛宁胶囊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虚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基础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腰痛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引火归元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评分、肾功能指标、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时,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U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18,P=0.640)。结论引火归元熨辅助腰痛宁胶囊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的腰部疼痛感,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25, 54(4):884-888.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BSI)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ICU病区CRAB BSI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CRAB BSI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生感染性休克(HR=7.770,95%CI:1.852~32.593)是CRAB BS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14 d(HR=0.331,95%CI:0.165~0.665)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725(95%CI:0.652~0.798),对患者20 d、30 d生存率的预测效能分别为0.831(95%CI:0.752~0.910)、0.826(95%CI:0.715~0.937),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CRAB BSI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5, 54(4):889-892.
摘要:目的探讨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对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接受超快速DCE-MRI检查的12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管腔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3种分子亚型,比较3组的超快速DCE-MRI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快速DCE-MRI参数鉴别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价值。结果3种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超快速DCE-MRI参数中最大斜率(MS)、峰值增强强度(PEI)和初始ROC曲线下面积(i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型的MS、PEI和iAUC明显高于管腔型(P<0.05)。MS、PEI及iAUC鉴别管腔型的AUC分别为0.765、0.702及0.775,鉴别三阴性的AUC分别为0.767、0.684及0.784。结论超快速DCE-MRI参数可作为诊断三阴性及管腔型乳腺癌的影像学标志物。
2025, 54(4):893-89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s) 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诊断为RNETs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EUS联合改良EMR,n=16)、对照组1(传统EMR,n=16)对照组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n=16];观察各组手术时间、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个月随访超声内镜明确有无复发。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7.813±0.379)min]较对照组2手术时间[(36.250±3.296)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1[(16.375±1.99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对照组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1(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1(62.5%)、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联合改良EMR在RNETs治疗方面较EMR及ESD更具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家 ,朱万里 ,戴春艳 ,张毅 ,梅英杰 ,戴嘉倩 ,张红智 ,赵飞 ,丁叔波 △
2025, 54(4):898-902.
摘要:目的探讨射野角度对患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在体剂量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设计模体试验,分析不同模体厚度、不同机架角度对2D γ通过率的影响。选取2023年1-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疗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治疗中进行在体剂量验证,获取以计划CT为参考图像和执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当日扇形束CT(FBCT)为参考图像(FBCT组)的2D γ通过率,分析射野角度对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机架角度不变时,射野面积大于17 cm×17 cm,2D γ通过率随厚度增加而下降;模体厚度不变时,机架角度对2D γ通过率无影响。临床治疗中,靠近0°/180°射野的2D γ通过率高于靠近90°/270°射野(P<0.05),且FBCT组靠近90°/270°射野通过率的提高高于IGRT组(P<0.05)。23例患者3% 3 mm 2D γ通过率的中位数为97.97%;非IGRT组为96.81%;IGRT组为97.89%;FBCT组为98.94%。非IGRT组和IGRT组的2D 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3,P<0.05),IGRT组和FBCT组的2D 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57,P<0.05)。结论临床上不同机架角度在体剂量验证2D γ通过率的差异主要来自分次内和分次间的图像差异,以当日FBCT作为在体剂量验证的参考图像可以提高通过率的准确性,排除分次间图像差异的影响。
2025, 54(4):903-90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该院老年病科及心血管内科治疗的2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得分分为高血压合并MCI组(n=142)和高血压未合并MCI组(n=128)。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MC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MCI的患病率为5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同高血压年限、高血压分级、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情况及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糖化血红蛋白(HbA1c)、动脉硬化指数(AI)、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血脂综合指数(LC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分级(3级)、合并糖尿病、NEU、HbA1c、LYM、AIP是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FBG、TG、HbA1c、AIP对高血压合并MC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43、0.889、0.804,价值较高。结论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管理及干预。
2025, 54(4):910-914.
摘要: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在肛肠良性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12月该院肛肠科收治的74例肛肠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甘油组(n=30)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P)组(n=44)。甘油组采用甘油灌肠剂清洁肠道,PEG-EP组术前口服PEG-EP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后不良反应、排便次数、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耐受度、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便质情况。结果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两组分别纳入25例患者。甘油组不良反应以腹痛为主,PEG-EP组则以恶心、腹胀、腹泻为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G-EP组比较,甘油组肠道准备后排便次数更少,肠道准备耐受情况更好,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灌肠剂灌肠较口服PEG-EP在肛肠良性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更具优势。
朱黎淑,李信友,郁斌,陆云峰,张志伟,李咏梅,吕发金,杜思霖 △
2025, 54(4):915-920.
摘要:目的利用高清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 DWI)技术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PD患者(PD组)的病历资料,按运动亚型分为震颤组(n=30)和运动迟缓组(n=30),按年龄分为中年组(≤65岁,n=23)和老年组(>65岁,n=37),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在RESOLVE DWI序列的ADC图上测量ADC值,分析双侧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齿状核的ADC值差异及其与UPDRS-Ⅲ评分和H&Y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双侧壳核、苍白球、红核、齿状核及右侧黑质ADC值较高,震颤组双侧壳核、苍白球、红核,右侧黑质ADC值较高,运动迟缓组右侧壳核、苍白球及双侧红核ADC值较高(P<0.05)。震颤组与运动迟缓组比较,各核团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右侧壳核、双侧苍白球、左侧黑质、左侧红核ADC值较中年组高(P<0.05)。在PD组中,右侧壳核、苍白球、齿状核ADC值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左侧壳核ADC值与H&Y分级呈正相关。结论RESOLVE DWI可用于评价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差异,其ADC值可用于评估和预测PD患者核团受损及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
郇福奎,赵宇,刘超,朱耿强,赵瑞敖,郑永泰,葛彦东,万宝,梁斌 △
2025, 54(4):921-925.
摘要:目的比较探讨乳腺癌患者使用颈胸一体热塑膜固定和乳腺托架固定的摆位误差及其肩锁关节动度,为解决锁骨上下区精准照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日至2023年8月9日在该院放疗中心治疗的63例患者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颈胸一体膜组(n=32)和乳腺托架组(n=31)。分析两组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腹背方向(Z)的平移误差和矢状面(Rx)、横断面(Ry)、冠状面(Rz)的旋转误差,并分别测量肩锁关节的移动幅度和三维空间位移。结果与乳腺托架组比较,颈胸一体膜组X[(0.18±0.14)cm vs.(0.15±0.12)cm]、Z[(0.19±0.14)cm vs.(0.16±0.14)cm]平移误差更大,颈椎和胸锁关节Z平移误差[(0.21±0.17)cm vs.(0.22±0.21)cm]和Rx旋转误差[(0.93±0.87)° vs.(1.08±0.92)°]更小,Rz旋转误差[(1.00±0.94)° vs.(0.95±0.86)°]更大,肩锁关节动度ΔX更小[(0.18±0.15)cm vs.(0.25±0.2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胸一体热塑膜固定可作为乳腺癌锁骨上下区预防性照射和有转移情况下的漏照解决方案。
2025, 54(4):926-932.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患者的决策冲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的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决策参与量表(CPS)、决策冲突量表(DCS)、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析患者血管内皮治疗决策冲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患者DCS总分为25.00(14.06,35.94)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CS总分与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量表总分、信息得分、决策得分、交流协商得分、总满意度及信心得分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知晓置入脑血管支架的类型和区别、是否知晓支架置入术只是降低卒中再发风险而非治疗卒中症状的手段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治疗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6.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治疗的决策冲突属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决策辅助方案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决策冲突水平,提高决策质量和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2025, 54(4):933-937.
摘要:目的比较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至2024年7月该院收治的240例MU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多西环素组及左氧氟沙星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疗效、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外周血指标[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肺部影像学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西环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比较(93.33% vs. 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氧氟沙星组比较,多西环素组住院时间更短[(6.22±2.24)d vs. (7.39±2.4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更长[(4.47±2.06)d vs. (3.50±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LDH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5.83% vs. 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对MUMPP患儿的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2025, 54(4):938-943.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残余胆固醇(RC)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5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SO分为非ASO组(n=180)和ASO组(n=175)。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计算RC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C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RC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ASO的相关性。结果与非ASO组比较,ASO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的发病率更高,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更高,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肌酐(Cr)、尿酸(UA)和RC水平也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C水平与TG、总胆固醇(TC)、UA呈正相关(r=0.628、0.289、0.192,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5,95%CI:1.066~1.124,P<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1.877,95%CI:1.114~3.162,P=0.018)、糖尿病肾病(OR=2.149,95%CI:1.272~3.629,P=0.004)、SBP(OR=1.017,95%CI:1.004~1.031,P=0.012)和RC(OR=2.644,95%CI:1.569~4.453,P<0.001)是T2DM患者并发ASO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高RC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ASO密切相关。
2025, 54(4):944-948.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8月该院重症病房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入住ICU 24 h内留取BALF,结合影像学检查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灌洗。对照组标本于该院行传统培养;观察组一份标本外送基因检测机构行mNGS检测,另一份标本于该院行传统培养。比较观察组mNGS与同组传统培养、对照组的检测结果,病原体分布情况,患者入住ICU第4、7天的感染指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mNGS检测阳性标本率、2种以上病原体标本率均高于同组传统培养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植生拉乌尔菌外,观察组在真菌、病毒及少见病原体方面的检出量高于对照组。入住ICU后第4、7天,观察组体温、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 mNGS有助于早期明确混合病原体和少见病原体,提高阳性检测率、拓宽微生物的范围且缩短检测时间。
2025, 54(4):949-953.
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执行言语流畅性刺激任务(VFT)期间各个脑区的脑氧合血红蛋白相对浓度差异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该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108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发组(n=60)和不伴组(n=48),采用fNIRS设备测量并比较两组在VFT期间的52个脑区通道脑血红蛋白相对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与不伴组比较,伴发组第13通道脑氧合血红蛋白相对浓度更高(0.003±0.001 vs. 0.002±0.001),第33通道脑氧合血红蛋白相对浓度更低(0.003±0.001 vs. 0.007±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脑区的脑氧合血红蛋白相对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的脑功能区存在氧活动异常,fNIRS技术有助于对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脑有氧代谢功能进行早期评估。
2025, 54(4):954-959.
摘要:目的基于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神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测模型,并比较其预测性能,为ICU患者预防肺部MDRO感染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ICU患者350例,并根据ICU患者有无发生肺部MDRO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52)和非感染组(n=298),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ICU患者发生肺部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以ICU患者肺部MDRO感染发生风险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通过决策树算法、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ICU患者肺部MDRO感染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比较2种预测模型对ICU患者肺部MDRO感染发生风险的预测性能。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是否≥60岁、糖尿病史、住院时间是否≥2周、有无留置导尿管、有无二氧化氯消毒、有无长期卧床、有无意识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留置导尿管、低蛋白血症、有意识障碍为ICU患者发生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二氧化氯消毒为ICU患者发生肺部MDRO感染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风险因素及回归系数,获得原始预警模型logit(P1)=0.856×年龄+0.928×留置导尿管+0.916×二氧化氯消毒+0.866×低蛋白血症+0.986×意识障碍-4.37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 2=0.579,P=0.531);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的ICU患者肺部MDRO感染发生风险的决策树模型,共4层,9个节点,模型选择了有无意识障碍、有无留置导尿管、有无低蛋白血症、年龄是否≥60岁4个临床特征作为模型的节点,其中意识障碍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决策树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CI:0.835~0.949),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862(95%CI:0.812~0.912),两种模型的AUC经delong检验显示预测性能无明显差异(Z=1.148,P=0.095)。结论建立的ICU患者肺部MDRO感染发生风险的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均较高且差异不大。
2025, 54(4):960-965.
摘要: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生成障碍或缺乏导致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常规治疗DM的药物对于其并发症的疗效有限,并存在许多药物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创新、高效的治疗手段迫在眉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并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微血管修复、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纤维化,还可转移至脾脏调节体内的免疫微环境和移植健康线粒体恢复受损细胞功能等特性,对治疗DM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目前MSCs对DM引发的各类并发症的治疗及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简要综述,有望为今后DM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2025, 54(4):966-971.
摘要:宫内生长受限(IUGR)指胎儿未能达到适当的生长潜力,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该病严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功能,增加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围产儿结局,同时患有IUGR的儿童终生神经发育不良的风险较高,如认知功能缺陷、脑瘫、行为问题、学习和注意力困难。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可以保护IUGR新生儿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后果。早期准确识别和干预IUGR,对于改善IUGR新生儿的不良预后及促进神经发育至关重要。早发型IUGR与迟发型IUGR均会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包括会影响胎儿大脑中的血流、改变脑室结构、影响脑部功能、改变大脑中分子动力学指标等。该文旨在总结近年来IUGR胎儿神经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就IUGR如何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及相应的诊断监测方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确定方案来改善长期不良的神经系统预后提供新思路。
2025, 54(4):972-976.
摘要:重组人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DIT4)是一个在应激条件下激活的反应基因,参与细胞生长、凋亡、代谢和氧化应激。近年来,关于DDIT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证实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等过程,同时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自噬调控及耐药形成等多个关键生物学过程。靶向 DDIT4有望成为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进程的有效治疗选择。该文就DDIT4在癌症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2025, 54(4):977-982.
摘要:近年来,胸腺上皮肿瘤发病率不断升高,但对于复发转移性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药物治疗选择却非常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ICIs用于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亦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相对高发的免疫相关毒副作用(irAEs)限制了其在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该文旨在总结ICIs用于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疗效、毒副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希望为打破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困局提供思路。
2025, 54(4):983-988.
摘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出血性卒中。经过治疗后,大多数aSAH患者可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约50%的aSAH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语言和记忆功能障碍,半数以上aSAH患者认知功能无法恢复,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该文旨在讨论aSAH后认知障碍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估工具、潜在机制及药物治疗,以期为临床aSAH后认知障碍提供预防和治疗策略。
2025, 54(4):989-994.
摘要:脑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明显升高,但因该类患者独特的人群特点,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较大顾虑。该文综述了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高龄脑梗死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2025, 54(4):995-999.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 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UC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UC病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即铁死亡,UC患者的病理组织中出现了与铁死亡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该文旨在探讨铁死亡在UC病理中的作用,分别从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等方面介绍UC与铁死亡之间的联系,并介绍近期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5, 54(4):1000-1004.
摘要:炎症反应在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在药物研究领域,中药制剂可改善PSD症状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预防和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角度切入,疏理促炎/抗炎因子平衡、炎症标志物表达调控、基因多态性等在PSD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中药制剂调控炎症反应防治PSD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中药制剂选择及PSD的防治提供参考。
2025, 54(4):1005-1009.
摘要: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组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强侵袭性,易发生转移和复发,预后极差,通常发现时多处于晚期,错失手术时机,并对放、化疗不敏感。研究发现PSC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高水平表达且大多数存在基因突变。中药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疗效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在抗肿瘤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基于此,该文旨在综述PSC的治疗方法,为治疗此类具有高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的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及依据。
2025, 54(4):1010-1015.
摘要: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管理,不仅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镇痛效果,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且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等技术常常会引起运动阻滞,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最新提出的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和髂腰肌平面阻滞在提供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能够保留运动功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其在髋部骨折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意义重大。该文就髋关节的神经支配及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和髂腰肌平面阻滞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 54(4):1016-1018.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在病案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市省级高级职业院校在校病案信息技术专业四年级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学科联合教学,采用《某市病案室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量表评价教学前后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教学后4个一级指标较教学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除独立编码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外,其余12个二级指标较教学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教学能有效提高病案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
2025, 54(4):1019-1023.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动漫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宣教对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8例MHD患者,等比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干预前均接受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收集体重、透析前血钾。试验组接受互联网+动漫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宣教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6个月后两组再次接受调查。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透析前血钾及SF-36各分量表得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SF-36各分量表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P<0.001),IDWG、透析前血钾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干预后试验组治疗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和SF-36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和情感职能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DGW、透析前血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互联网+动漫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MHD患者透析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 54(4):1023-1027.
摘要:目的研究互联网+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全程化个案管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8月31日初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次序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互联网+血液透析全程化个案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SH)各维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12%)低于对照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效果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血液透析通路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与满意度,减少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周革霞 ,李倩 △,李艳爽 ,赵静 ,蔡朕 ,邵京华 ,刘潇禹 ,郭雪 ,李向秋 ,苗默含
2025, 54(4):1027-1031.
摘要:目的研究回授法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腹膜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CAPD+降磷药物+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采用CAPD+降磷药物+回授法饮食管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等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可改善CAPD高磷血症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低磷饮食知信行情况。
2025, 54(4):1031-1034.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术前-术中-术后全周期精准化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上海某院甲乳疝外科确诊的6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2年1-6月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7-12月入院患者作为干预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周期精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干预周期6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乳腺癌淋巴水肿(BCRL)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PN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BCR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 vs.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B[(83.8±7.4)分 vs. (84.6±6.1)分]、BPNS[(82.2±8.7)分 vs. (84.4±9.1)分]、HADS[(21.4±2.4)分 vs. (21.1±1.5)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FACT-B[(92.5±6.5)分vs.(85.6±6.7)分]、BPNS[(97.8±8.0)分vs.(85.4±7.8)分]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ADS[(14.9±1.5)分vs.(18.7±2.1)分]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行全周期精准化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情绪水平。
2025, 54(4):1035-1037.
摘要:
2025, 54(4):1037-1040.
摘要:
版权所有 ©《重庆医学》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渝ICP备0900823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