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 重庆医学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重庆市医学会

排行榜
  • 最高浏览
  • 最高下载
  • 最高引用
搜索 高级检索
    2024年 第53卷 第21期
      临床研究
    • 不同心肌保护液在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天宝,张永苹,章晓华,孟擎擎,何海林,贺子剑,全梓林,周成斌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心肌保护液在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该院行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72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使用不同心肌保护液分为St.Thomas停搏液组(STH组,n=13)、del Nido停搏液组(DN组,n=2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酯液组(HTK组,n=35)。比较各组术前、术中乳酸(Lac)水平,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最高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及肌酐(Cr)水平,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最大流量、体外循环最低膀胱温度、停搏液灌注次数、主动脉开放后除颤比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除1例HTK组患者术后自动出院外,其余71例患者均康复遵医嘱出院。3组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最大流量、体外循环最低膀胱温度、体外循环前Lac、体外循环最高Lac、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Cr、术后当天Cr、术后最高Cr、术前TnT、术后当天TnT、术后最高TnT、术前CK-MB、术后当天CK-MB、术后最高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后除颤比例和心肌保护液灌注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保护液灌注次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主动脉开放后除颤比例与HT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STH和HTK在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HTK相对DN、STH具有较少灌注次数,减少手术操作的优势;DN相对HTK在主动脉开放后有较低使用电除颤纠正心律失常比例的优势。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李仁华 1,曹亚楠 2,陈娜 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TEAS组,每组54例。术前在患者的双侧中府穴、列缺穴、郗门穴、合谷穴、神门穴5个穴位贴上电极片,TEAS组行穴位电刺激,对照组无电刺激。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术后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NRS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术后谵妄、房颤、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改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有利于围手术期管理。

    • 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疲劳的影响
      周美艳 1,张哲 1,王行何 1,王荣国 1,孙嘉 1,王立伟 1,刘倩 1,2△

      摘要:目的评价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PIB)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11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n=55)和PIB组(P组,n=56)。麻醉诱导后P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双侧PIB,C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患者术后第1、3、5、7天及术后第8周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发生率,拔管后即刻及术后12、24、48 h 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P组术后第1、3、5、7天及术后第8周POFS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拔管后即刻及术后12、24 h NRS评分更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更少,ICU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均未出现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结论超声引导下PIB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POFS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恢复质量。

    • 多发性骨髓瘤组织 lncRNA CCAT2、OTUD1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权阳,何佩东,朱娇,王红仓,刘素荣 △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卵巢癌结构域蛋白酶1(OTUD1)的表达及其与MM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诊治的MM患者132例(MM组),以同期行骨髓穿刺且无骨髓功能异常的70例非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组织中lncRNA CCAT2及OTUD1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M患者骨髓组织中lncRNA CCAT2与OTUD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MM患者lncRNA CCAT2及OTUD1 mRNA表达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CCAT2及OTUD1 mRNA表达MM患者预后差异。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MM组患者骨髓组织lncRNA CCAT2表达水平为2.31±0.67,高于对照组的0.85±0.24,而OTUD1 mRNA表达水平(1.22±0.37)低于对照组(2.54±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24、16.760,均P<0.001)。MM组患者骨髓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水平与OTUD1 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31,P<0.001)。不同ISS分期、 β2-微球蛋白水平的MM患者lncRNA CCAT2及OTUD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cRNA CCAT2高、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19%(27/64)、66.18%(45/68)。OTUD1 mRNA高、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31%(47/65)、37.31%(25/67)。lncRNA CCAT2低表达组MM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lncRNA CCAT2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7.151,P=0.007)。OTUD1 mRNA低表达组MM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OTUD1 mRNA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13.667,P<0.001)。ISS分期Ⅲ期、lncRNA CCAT2高表达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1),OTUD1 mRNA高表达是保护因素(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水平升高,OTUD1表达水平降低,两者与MM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竖脊肌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恢复质量的比较
      王玲志,周瑞芬,应骐潞,朱曼华 △

      摘要:目的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SA-QLB)和竖脊肌阻滞(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A-QLB组(Q组,n=30)和ESPB组(E组,n=30)。全身麻醉诱导前,Q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SA-QLB,E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B,均给予0.25%罗哌卡因30 mL。术毕所有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患者苏醒时间;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例数;术前1 h及术后24 h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术后24 h恢复质量评定量表(QoR-15)评分和Barthel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E组相比,Q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术后6、12、24 h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比例均降低(P<0.05);术后24 h FEV1及FVC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 QoR-15及Barthel评分均升高(P<0.05)。Q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E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ESPB相比,SA-QLB可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术后早期肺功能恢复,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COVID-19重症与迟发性重症肌无力的关系研究
      张小凤,车明璐,阳李,张春青 △

      摘要:目的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与迟发性重症肌无力(LOMG)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筛选非重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将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作为暴露数据,LOMG作为结局数据,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评估因果效应,辅以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简单模型等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遗传预测的COVID-19重症与LOMG(OR=1.01,95%CI=1.00~1.03,P=0.046)呈正向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结果稳健(P>0.05),未发现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结论COVID-19重症可能与LOMG风险增加有关。

    • LINC00342在宫颈癌中的作用研究
      龚咪,宋禹辰,秦珊珊,王婷,杨一君 △

      摘要:目的探讨LINC00342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中宫颈癌数据集(GSE6791和GSE6351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潜在致癌基因LINC0034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50例患者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的LINC0034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LINC00342与宫颈癌患者的其他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细胞中,转染si-LINC00342、si-NC后,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LINC00342表达;并通过CCK-8/EDU增殖实验、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情况。 结果GSE6791、GSE63514数据集和临床组织标本中均表明LINC0034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临床组织标本相关实验显示,LINC0034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HR=4.911,P=0.036 1);LINC00342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0.05)。细胞实验表明,敲低LINC00342的表达可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LINC0034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是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 NLR、PLR、LMR在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立江 1;袁露 2;高行军 3;张茜 4;张毅 5△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在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5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病毒组,n=60)、细菌性肺炎(细菌组,n=60)和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组,n=55),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NLR、PLR、LMR水平差异,并分析NLR、PLR、LMR诊断病毒性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组、病毒组和支原体组NLR、PLR和LMR水平更高,且病毒组LMR水平高于细菌组和支原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NLR、PLR、LMR水平越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越大(P<0.05),其中NLR每增加1个单位,病毒感染风险增加1.003倍;PLR每增加1个单位,病毒感染风险增加1.163倍;LMR每增加1个单位,病毒感染风险增加1.036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NLR、PLR、LMR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超过0.5,三者联合的AUC为0.880,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4.9%。结论NLR、LMR、PLR联合可用于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

    • 经皮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节段性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李林峰 1,罗昊 1,韩松 1,周岳来 2,刘涛 1△

      摘要:目的比较使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IMN)治疗胫骨干节段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41例胫骨节段性骨折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IPPO组22例,IMN组19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Johner-Wruhs功能评分等临床数据,以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IMN组与MIPPO组比较,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早[(17.39±2.10)周 vs. (19.34±3.22)周,P<0.05],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也更早[(6.93±1.04)周 vs. (8.71±1.38)周,P<0.05)],总失血量更多[(32.89±6.55)g/L vs. (18.36±4.27)g/L,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33±31.62)mL vs. (87.34±24.15)mL,P=0.18)]。IMN组畸形愈合1例,向前成角8°,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MIPPO组骨不连3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Johner-Wruhs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N能提供更坚强的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节段性骨折更好的选择。

    • 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定在胃肠道恶性道肿瘤术后预测中的价值分析
      罗希,金薇薇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定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该院胃肠外科和肛肠科接受择期手术的42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类,按有无并发症分成无并发症组(n=288)和有并发症组(n=140)。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评定患者的营养状况,记录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0和60 d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与无并发症组比较,有并发症组年龄、合并症≥2个、NRS2002评分≥3分、重度营养不良比例、尿素水平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住ICU比例、30和60 d非计划再入院率更高,BMI、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白蛋白、总钙、低密度脂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NRS2002筛查的有营养风险、GLIM评定的有营养不良、GLIM分级的中重度营养不良均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三者均不是30、60 d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的AUC大于GLIM(0.733 vs. 0.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M分级(0.710)与NRS2002和GL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S2002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略优于GLIM。

    •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仑伐替尼失败的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分析
      杨书恒 1,蒋昌华 2,简万均 2,罗乔木 3△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应用于仑伐替尼治疗失败的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适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62例仑伐替尼治疗失败的中晚期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HAIC组(n=13)、HAIC+靶向治疗组(n=18)及HAIC+联合治疗组(n=31),HAIC组仅接受HAIC治疗,HAIC+靶向治疗组采用HAIC+仑伐替尼联合治疗,HAIC+联合治疗组接受HAIC+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3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中位总生存(OS)时间、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 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 HAIC+联合治疗组ORR高于HAIC组和HAIC+靶向治疗组(35.5% vs. 23.1% vs. 22.2%),DCR低于其他两组(83.8% vs. 92.3% vs. 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IC+联合治疗组中位OS时间长于HAIC组和HAIC+靶向治疗组[18.1(95%CI:13.3~22.9)个月 vs. 12.6(95%CI:9.0~16.2)个月 vs. 15.9(95%CI:11.5~20.3)个月],中位PFS时间长于HAIC组和HAIC+靶向治疗组[12.0(95%CI:9.4~14.6)个月 vs. 9.7(95%CI:2.2~17.2)个月 vs. 10.1(95%CI:8.3~1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EA、VEGF及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HAIC+联合治疗组水平最低(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IC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对仑伐替尼治疗失败的中晚期HCC患者有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基于软件随访模式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游荣;邓作斌;曹贞贵;刘雪琴;苏建宁;何著发;谢光平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软件随访模式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社会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该院精神科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软件随访)和对照组(电话随访),每组50例。在出院时及出院后第4、8、12周,采用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评估患者病耻感,社会功能量表(SDS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两组上述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SSMI-C、SDSS、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时比较,出院后第4、8、12周两组SSMI-C、SDSS评分降低,GQOLI-74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SMI-C、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随访软件定期对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可以降低其病耻感,改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存质量。

    • CHR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预后价值研究
      赵胜彪 1,王微 2,刘杨 2,刘军军 3△

      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CHR)预测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全因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SCAD行PCI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包括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记录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CRP、出院后药物治疗方案及院外随访结果等。计算患者CHR水平,并绘制CH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CHR与全因死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随访时间为730 d,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16例。CHR预测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95%CI:0.735~0.930,P<0.001),截断值为2.446。以CHR=2.446进行分组,高CHR组(CHR≥2.446)52例,低CHR组(CHR<2.446)137例。高CHR组患者的舒张压水平、CRP水平、全因死亡比例高于低CHR组,糖尿病比例、Hb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HDL-C水平低于低CH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CHR组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低CHR组(Log-Rank χ 2=26.127,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舒张压、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Hb、TC后,CHR是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HR是SCAD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

    • 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史亮亮 1,金瑛 2,赖婷媛 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对中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该院眼科就诊的90例MG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常规组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并给予单纯睑板腺按摩,对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单纯水蒸气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熏洗联合睑板腺按摩。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3组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睑缘形态、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眼表活体染色(FL)变化情况。结果OSDI积分、睑缘形态评分、SIt、BUT、FL评分在不同组别和治疗时间中存在交互作用(P<0.01),且主效应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周3组OSDI积分、睑缘形态评分和FL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最低,而SIt水平和BUT升高,且观察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更高(83.33% vs. 96.67% vs. 76.67%),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较单纯睑板腺按摩对MGD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及泪液分泌水平改善更明显。

    • 三镜联合鼻胆管引流术与两镜T管引流在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疗效比较
      严朝成,古雅,白韬,李云峰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同期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胆管组(n=24)和T管组(n=32),鼻胆管组采用同期三镜联合ENBD,T管组采用两镜(腹腔镜、胆道镜)置入T管引流。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管组比较,鼻胆管组带管时间更短,术后第1、2、3天胆汁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完成手术并成功置管,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鼻胆管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T管组(4.2% vs. 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共48例复查腹部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复查率为85.7%,均未出现胆道狭窄、再生结石、胆管炎等远期并发症。结论急诊同期三镜联合ENBD治疗部分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安全、有效。

    查看更多
关闭